泉山居士 作品

第四百二十章 暫時撤兵

    臨陣投敵這種事肯定不敢馬虎大意,畢竟關係到很多人的生命和整個淮南戰局的走向。在雷緒將曹軍在整個淮南的佈局以及壽春城的城防情況和李典的大致行蹤告訴甘寧後,經過討論,甘寧和魯肅、蔣欽等人一致認為雷緒是真心投靠的。

    但即使如此,魯肅認為也不能倉促行事,如果計劃洩露了,不但投降的雷緒有危險,就是入城的楚軍也會遭受重大損失。

    因此,魯肅根據雷緒提供的情報,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由合肥城外的主力部隊和甘寧率領的水軍部配合完成。

    此時已經是冬季,秦嶺和淮河一線雖然是結冰與不結冰的分界線,但也只是大概如此,如果某個冬季特別冷,那淮河還是會結冰的。雖然淮河的平均結冰時間不長,大約有十五天左右,但只要結了冰就不利於楚軍水軍的行動。

    如果沒有水軍的配合,楚軍就算利用雷緒的投靠拿下壽春城,但在十幾萬曹軍的反撲之下,也很難守住。

    碰巧的是,今年的冬季的確有些冷,從小在這裡長大的蔣欽判斷今年冬季淮河有很大可能會結冰,於是甘寧便率領水軍撤出淮河,走洪澤湖退回建業城,打算明年春天再回來,實施那個計劃。

    正好可以讓雷緒做好準備,比如麻痺李典,掌握城門等等。

    曹操聽說張武的水軍從淮河上全部撤走了,納悶地問道:“甘寧從淮水撤走了?那張武撤退了沒有?”

    司馬懿回答道:“回魏王,張武主力大軍並未撤退,敵軍水軍撤走估計是怕淮河結冰,後路被斷。而城外的張武大軍不但未撤,反而於近日又調運過來大批糧草輜重,其中有不少冬衣。”

    曹操說道:“看來張武是打算繼續在這裡耗下去了,他知道我軍糧草消耗得更多,這是想把我們耗走呀!”

    “這幾年荊州、江東、益州等地風調雨順,張武手中囤積了不少糧草,再加上他們可以走水陸運輸糧草,我們的確是耗不過他。”

    這是一種很無解的陽謀,偏偏還很好用,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經常被帶兵將領使用。比如當初的長平之戰,廉頗就是堅守不出,要把秦軍給耗死,因為秦軍運輸險長,糧草壓力大。如果趙王不換將的話,或許秦軍最後就會被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