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四百一十章 三路出兵

    此時曹操手下五大謀士死去三個,罷黜一個,只有賈詡還在曹操身邊,但這個老狐狸現在更加老奸巨猾了,一般不發表意見,儘量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於是司馬懿開口說道:“魏王,張武雖兵分三路,但吾料其必有兩路為虛,只有一路為實。”

    主簿蔣濟說道:“建業城匯聚敵軍十餘萬,且張武也在建業,莫非此路為實?”

    “兵法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張武此人慣會用兵,且有諸葛之謀,現在還不好說東面為實還是西面為實,不過樊城那一路兵馬十有八九為虛。”司馬懿又說道。

    曹操也深以為然,他對司馬懿的才能還是比較瞭解的,否則也不會硬逼著司馬懿出來給他效力。

    雖然張武親自到了建業城,東線也聚集了楚軍十餘萬大軍,但西線的漢中戰場同樣也有近十萬原來的益州兵。

    張武若想北伐,目前也只能從東西兩線發動攻勢。東線淮南戰場雖然地勢較為平坦,但是可以發揮楚軍的水軍優勢;而西線的漢中戰場山脈連綿起伏,可以限制魏軍騎兵的發揮。只有中路樊城與宛城之間的南陽盆地不適合楚軍作戰。

    然後在場的謀士和大將們又商量了半天,大部分人都覺得張武是打算走東線進兵,因為淮南地區水系比較發達,有利於楚軍水陸互相配合。如果張武真的打算攻打漢中,以那裡的地勢而言,最終還是會打成消耗戰,就怕張武消耗不起。

    如果讓張武佔據了淮南,那就能控制住淮河的制水權,然後徐州和豫州就不安全了,許都也離壽春也不遠。

    而且從兵力佈置和敵方大將出現的位置而論,東線的壓力也較大一些。

    根據斥候打探,楚軍在西線的統帥為右軍師將軍徐庶,節制的大將有馬超、黃忠、龐德和原來益州的一眾將領。

    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將對徐庶、馬超、黃忠和龐德這四個人是比較熟悉的,都不是好對付的。徐庶本人文武雙全,論智謀也是天下頂尖的,當初葭萌關守衛戰就讓曹操大軍吃夠了苦頭。而馬超和黃忠、龐德可都是萬人敵,其實力都跟許褚不想上下,連張郃、徐晃、于禁等人都不是他們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