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山居士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七章 統一之事,捨我其誰

    因此,先取漢中才是比較正確的道路,張武畢竟也不年輕了,他想盡早統一天下,然後還想有點時間規劃一下新王朝的整體框架,還想趁他活著的時候儘可能地向外擴張一下。

    張武非常清楚,如果統一大業交給下一代完成,那無非就是新舊王朝更替,對歷史進程的改變不會很大。如果自己能完成統一,然後自己再至少活上十年,那就足以對這個時代進行大的變動,使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進一步領先於整個世界,避免後世歷史上發生的一些悲慘的事情。

    比如五胡亂華,比如異族統治漢室江山,比如閉關鎖國而落後於整個世界,繼而被趕超上來的列強侵略。

    張武說道:“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大漢自高祖斬白蛇起義至靈帝時期,近四百餘年而有黃巾之亂,天下諸侯紛爭,戰亂不止,至今又已有二十餘年矣。百姓居無定所,妻離子散,更有甚者易子而食或淪為軍糧。天下百姓苦亂久矣,無不希望天下復歸一統,好安居樂業。因此,一統天下乃是大勢所趨,誰也阻擋不了,只不過到底是曹操過來統一我們,還是我們過去統一曹操,就全看在座的諸位了。”

    在場的都是張武集團中的高層,追隨張武時間長的都知道張武對天下大勢的判斷舉世無雙,追隨張武時間短的也都知道張武從不打沒把握之仗。如今天下南北分立,雖然曹操絕對算得上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梟雄,但他們對自己的主公更加有信心。

    這天下戰亂了這麼多年,是該統一過過好日子了,對這些執掌半個天下大權的人們來說,當然不希望曹操過來把他們統一了。而如果他們能在有生之年助主公完成統一大業,他們的權力和地位將會更上一層樓。

    有些人,的確是有很高尚的品德,很遠大的理想,但有幾個人會反對在實現自己理想抱負的同時,還能給自己帶來功名利祿,讓自己名垂青史呢?

    這世上,不圖利的人大有人在,不圖名的人也不少,但有幾個人既不圖名,又不圖利呢?或者自己覺得無所謂,但總要為子孫後代考慮一下吧?

    現場的這些文臣武將們已經品嚐到了大權在握的滋味,有幾個人願意放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