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 作品

第659章 夜會子受

    前有‘伊尹流放國君’之事,足以為警惕。

    王權並非沒有制約,商國王權形成的過程,是以統治身周的文臣武將、權貴諸侯為核心,政令需有人執行,軍隊需有將率領,王權反受其制。

    這一條尤為重要。”

    子受思索一陣,問:“可否請大史細說?”

    “具體問他就是,”李長壽指了指聞仲,“簡單說來,就是你必須先拉攏住大臣、大將,讓他們與你一條心,然後再一步步、細微地推動你的變革。

    削弱諸侯也好,改奴為民也罷,都需逐步去實現,不可能三五個月就有成效,三五十年都有些勉強。

    步子邁大了,容易扯到大……腿內側的筋肉!”

    子受緩緩點頭,對此頗有感觸。

    李長壽繼續道:“軍權又是其中重中之重,王子此時必須培養自己能絕對信賴的軍中大將,在朝歌城掌握絕對的話語權。

    這是一切的基礎,也是諸侯畏懼商君的根由。”

    “聽大史一席話語,受豁然開朗!”

    子受眼中滿是感慨,對李長壽端杯敬酒。

    “莫要急,還沒說完。”

    李長壽輕笑著端酒回應,笑道:“這第三策,依然是穩。

    此穩針對於各大諸侯,以諸侯制約諸侯,該懷柔時懷柔,靜等時機、分而化之,此事最為重要。”

    子受細細思索,目中漸漸滿是亮光。

    聞仲又問:“今日之局又當如何解?”

    李長壽笑道:“說容易也容易,且還可對子受有利。”

    “受,願聞其詳!”

    “王子當舉仁義之名,絕口不提改奴為民之事,也不要將心底志向流露出去,哪怕之前說過,當有人提及,你就堅決否認。”

    李長壽笑了笑,繼續道:

    “王子可說,大商立國之本在於商人先祖浴血廝殺,戰敗者之子孫,如何配與商人同起同坐?

    當然,這話只是說辭。

    王子你要學會自我塑造,分清楚利益關係,穩固住自身嗣子的身份。

    這樣,你才有實現心底志向的機會。

    具體如何發揮,你與少師商量就是。”

    聞仲卻道:“可,大史,登位前一套、登位後又一套,豈非被人詬病?”

    李長壽笑道:“子受可在乎罵名?”

    “哈哈哈!”

    子受大笑幾聲,豪氣頓生!

    “受自幼時便遭毒、遭害、遭落井、遭屋塌,更遭流言蜚語,說我怪命。

    罵名,浮雲爾。

    國欲改革,王當負重!”

    李長壽正色道:“但名聲也須得注意,這也會影響到政令效果,還會落人口實。

    這般,這次就以仁義之名,以武德為由。

    王子為何殺那兩名將軍?

    是因王子不屑殺手無寸鐵之人,覺得王師不應橫徵搶掠,這才下令讓他們不要掠奪平民。

    那兩名將軍違抗軍令在先,需斬之。

    以殘忍手段迫害弱者,有違武德,抹黑商君之顏面,需罰之。

    事情敗露後,他們意圖煽動軍中譁變,遮掩自身罪責,需即刻斬之,不然大軍失控,後果不堪設想,在八百諸侯面前,王師貽笑大方。

    王子深思熟慮之後,才有軍中殺勝將之事。

    而那些叫囂著,要請大王下令懲處王子的軍中將領們,或不知實情,或用心叵測。”

    子受有些不解地問:“那他們到底是不知實情,還是用心莫測?”

    “那就要看,你想讓他們不知實情,還是用心莫測了。”

    李長壽微微一笑:“權之一字,起於人心。

    還望子受莫忘今日之言語,凡事莫急功近利、不求一蹴而就,穩中求存、穩中求變,方可成事。”

    子受起身深深做了個道揖:“多謝大史指點。”

    “還有,”李長壽笑道,“我是王的大史,本不宜與王子說這些,稍後全憑王子與少師一同努力了。”

    聞仲與子受對視一眼,前者眼底如釋重負,後者眼底盡是星辰。

    子受臨走,還問了李長壽一個問題,李長壽卻未能答上來。

    他問的是:

    “大史,我心有困惑。

    這麼多年,自是有不少人盼著受身隕,而奪受之位,為此權貴勾結、兄長謀亂。

    受出生之前,早已有不少世家貴族暗中投效兄長。

    而今父王年高,內爭已在眼前,受無懼亦無恨,卻怕因內爭再損耗商國之國運,歷代先祖之爭,文成先王之訓誡,猶在眼前,實不敢忘卻。

    大史可否教我,欲成王位,是否必須殺兄長、滅手足?

    若無他法,自當快刀立斬,以免亂象叢生。”

    對此,李長壽思忖少許,只能道:

    “由心而動,決斷在於你,永遠不要忘了,商之先祖,在上面注視著你。”

    ……

    “六條。”

    “碰!”

    有琴玄雅皺眉看向那一臉囂張的某先天至寶,繼續認真沉思。

    她在天庭當差賺的靈石,輸一半了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