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樓聽雪1 作品

638、遙遙領先的手工業技術!

    張大娘熱絡的給朱懷介紹著。

    “整套棉紡織工序的第一步,就是要去棉籽;宋朝之前,都要讓咱一個個剝棉籽。”

    張大娘指著面前的軋車,自豪的道:“宋朝的黃道婆創造了它,現在咱脫棉籽就不需要費事咯。”

    朱懷定睛望去,見軋車的主要結構為一對碾軸。

    由一根直徑較小的鐵軸,配合一根直徑較大的木軸組成的。

    兩個軸上都裝有曲柄轉軸,操作時由兩人轉動碾軸,另一人將棉桃喂人兩軸中間的空隙裡,利用這兩根直徑不同、速度不等、迴轉方向相反的碾軸相互碾軋,將棉籽從棉桃裡擠出來。

    朱懷看完,不免感慨老祖宗手藝的高超。

    張大娘是該自豪。

    因為這種技術,直到四百年之後,美洲的黑奴們緊張地勞動一天,未必能剝離出一磅棉花!

    張大娘繼續侃侃而談的介紹:“剝了棉籽之後,第二道工序就需要‘彈’。”

    傳統的方法是用一尺多長的小竹弓來彈松棉花的。這種小竹弓用竹做弧,用線做弦,彈力小,效率低。黃道婆把小弓改成了四尺長的大弓,用繩弦代替線弦,而且還用檀木做的槌子擊弦彈棉。

    當然,到了明朝,彈棉花的技巧更加高超,在黃道婆的基礎上大明的能工巧匠們,已經發明瞭趕車,這種車,自己一個人就能操作,右手轉動曲柄,左足踏動踏板,左手喂添棉花,如此一來,就能達到一人彈棉花的技藝。

    “第三道工序,就要紡了。”

    紡,才是真正意義上華夏民族最具備技術結晶的一項工藝。

    它突破了從傳統的式單錠手搖紡車,改進了三錠腳踏紡車!

    或許人們還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老馬在《資本論》裡曾經說過,當英國人未發明珍妮紡紗機時,德國有人發明了一種有兩個紗錠的紡車,但要找到能同時紡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卻幾乎和找雙頭人一樣不易。而黃道婆發明的紡車卻是三錠的,並且一般人都能掌握!

    驕傲吧!這該感到驕傲!該為華夏農民智慧結晶感到驕傲!

    至於最後一道工序‘織’就是全部看婦女們的手藝了。

    等張大娘介紹完畢一切之後,朱懷才感慨大明手工業發展程度究竟多麼高超。

    老祖宗的傳統技藝,在這個時代,足夠碾壓世界任何角落的人!

    後來因為我們閉關鎖國了,跟不上時代了,逐漸被超越,不可謂不是歷史上一件可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