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璟王 作品

第353章 “四棒,捕手,西野哲”




    “鏘!”



    根尾昂往左外野方向強勁地擊球。



    “左外野方向!”



    “左外野手在後退!”



    “在後退!!!”



    高高飛起的棒球,於數萬觀眾的呼喊聲中越過圍牆上方的黃色判定攔,墜入了左中外野後面的第一層看臺。



    “打出去了!”



    “本壘打!!!”



    根尾昂打出的一支,讓渡邊勇太郎失掉了甲子園的第1分。



    大阪桐蔭之類強隊的卓越表現,有時候會給觀眾一種甲子園本壘打很容易打的錯誤感覺。



    實際上本屆甲子園的本壘打比上一屆反而還少了,目前為止本壘打數總共才四十幾支,平均到56所出場校,每所學校還不到一支。



    能夠帶著甲子園的本壘打紀念球回去,對大多數球隊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隨後比賽進入第五局。



    此時的比分是大阪桐蔭2比0浦和學院。



    乍一看分差不是太大,仔細看就會發現,大阪桐蔭已經牢牢掌控了比賽走勢和節奏。



    這一局大阪桐蔭進攻驟然發力。



    兩出局之後,浦和學院投手渡邊勇太郎面對大阪桐蔭四棒藤原恭大。



    此時壘上無人兩出局,按說投打優勢在投捕這邊才對,但是從投球前渡邊勇太郎頻頻擦汗的動作,就可以看出此時他的壓力並不小。



    球投出來之後。



    “鏘!”



    藤原恭大面對內角球很果斷就出手了。



    被打中的棒球高高飛起,最終飛行了一百多米後落入了右外野看臺。



    投手丘上,渡邊勇太郎苦笑連連,身為投手這樣被打出去,他心裡難受不已。



    哪怕投出的是最有難度的球路,但是打者打出去的就是投手最強的一球。



    比賽打到第六局時,渡邊勇太郎被換到了左外野,這一次換投直接造成了浦和學院守備的崩潰。



    甲子園不是想換投就能成功的地方。



    大阪桐蔭也不是隨便一個投手就能壓制的球隊。



    渡邊勇太郎看似被打爆苦苦支撐的投球,其實已經很好地壓制了大阪桐蔭的打線。



    換投之後浦和學院一下子就頂不住大阪桐蔭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