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雄起 作品

第1653章 科技文明




    這種書籍又怎麼能夠在人群當中傳開?



    那個時候,一個官員日常所要批閱的公文,每天至少也要55公斤的重量,可以說是把那些公文從地上搬到桌子上,然後再重複這些動作,每天都需要重複很多次。



    在歐洲也同樣,生產一本聖經需要300多張羊皮,正是因為這些個原因,這些東西無法擔負起記載文明和傳承文明的歷史重任。



    千百年來,人類揹負著這一希望在文明與知識的黑暗中艱難的前行,直到紙張的橫空出世,這才算是把禁錮人類文明的枷鎖打碎,文明與知識的雪花在一夜之間飄落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還可以這樣來講,紙張和印刷術的發明為另一場偉大的革命--文藝復興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文藝復興普遍的表現是科學、文學、藝術的高漲,其目的是為了適應新興資產階級在文化上的利益和要求,使人類的知識能夠更快更好的發展。



    然而,在中世紀的歐洲,禁慾主義和宗教主義統治一切,神學和經院學壟斷文化領域,整個歐洲都處於中世紀的黑暗之中.根本原因是由於書寫材料和印刷術的限制,文化信息的傳播極其困難,人民處於矇昧之中而甘受統治.。



    並非人民不願接近科學知識、學習科學知識,而是沒有機會,就好像我們前面所講到的,生產一本羊皮製的《聖經》需要300張羊皮,價格之昂貴是普通民眾所無法想象和接受的。



    因為這樣的一種情況,所以,那個時候,只有極少數的僧侶才能讀書寫字,才能受高等教育,平民是沒有任何機會的,同樣文藝復興在這時也是沒有任何機會的。



    直到有了中國的造紙術和活字印刷術之後,才為文藝復興提供了物質的可能性.



    在這之後,中國人發明了瓷器,著名的“絲綢之路”溝通了中外文化間的交流,中國逐漸被譽為“絲國”,伴隨著中國瓷器的外銷,中國又開始以“瓷國”享譽於世。



    中國陶瓷開始向外輸出,經晚唐五代到宋初,達到了一個高潮。這一階段輸出的陶瓷品種有唐三彩、邢窯(包括定窯)白瓷、越窯青瓷、長沙窯彩繪瓷和橄欖釉青瓷(即廣東近海一帶的窯口生產的碗和作為儲藏容器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