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雄起 作品

第1635章 問題

    李忠信心中清楚,我國的科學研究沒有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家,這個事情是和我們國家的人才和聰明的智慧有著一定的關係的,但是,這樣總是一個問題。



    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一個科學項目或者是一個科研成果出來以後,研究出來的成果能不能轉化成生產力是一個方面,另外的一個方面,那就是科研人員研究出來了優秀的成果,卻是拿不到什麼錢,錢都被層層盤剝,到他們手中的錢幾乎是微乎其微的了,國家必須要改變這樣的一種狀態,讓科研人員能夠真正獲得他們應有的東西。



    忠信公司在這個事情上做得就十分好,科研基地有著專門科研項目的實驗室,原來是一個科研基地,現在變成了兩個大型的科研基地。



    配套的加工廠,工廠以及專業分析的團隊,這些東西組合在了一起,只要是科研基地那邊的什麼項目研製成功,那麼,後續的分析這個項目投資的可比性,用什麼樣子的方法能夠進行量產,這種項目會產生多大的利益,需要忠信公司在後續投資多少錢,後續投資多大的廠子來把這個技術轉換成生產力,那都有專門的團隊來進行分析。



    只要是這些人覺得這個事情可以操作,那麼,他們就會把這個項目報備到忠信公司總部,在王波看完以後,如果覺得沒有問題,就會給李忠信看。



    到了李忠信這邊以後,一般都會直接拍板定下來,定下來以後,立刻就會開始著手組織人力物力,組織人員開始操作這個項目,該建多大規模的廠子,應該生產多大的量,二期的工廠什麼時候開始建設等等。



    不適合忠信公司的科研項目,或者是需要投資的東西太多等等的項目,忠信公司會派出專人,和國家的那些個大中型國企進行商討,以專利技術的形式授權給他們這些個企業,從這些企業生產出來的物品當中獲得效益。



    國家現在開始鼓勵企業自主開發新產品的能力,鼓勵企業加強與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的聯繫,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的速度,忠信科研基地這邊如果做的好,那麼,其他的企業看到這樣的一種高轉化比,那麼,他們對於科研的興趣就會越來越大,對這個方面的資金傾斜度也就會越來越高,這樣一來,就帶動了整個中國科研形態的扭轉,讓中國搞科研的人越來越多,形成國家希望的那種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