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雄起 作品

第1154章 引經據典

    李忠信看到,林高官和姜高官和王波都聚精會神地聽他扯蛋,他也是有了一些小小的興奮,他繼續肅然滔滔不絕地講道:“我們中國呢!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旅行活動的興起同樣居世界前列,中國早在公元前22世紀就有了。



    當時最典型的旅行家大概要數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他為了疏浚九江十八河,遊覽了大好河山。



    之後,就是春秋戰國時的老子、孔子二人了。按照書中的記載和傳說,可以這樣說,老子傳道,騎青牛西去,一去不知萬里,孔子呢!為了講學周遊列國,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漢時張騫出使西域,遠至波斯,今伊朗和敘利亞,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旅遊,只不過在一些意義上有著那麼些許不同而已。



    唐時玄奘取經到印度,有了最為著名的名著西遊記,明時鄭和七下西洋,遠至東非海岸,成就了中國的海洋之路,還有大旅行家徐霞客作了遊記,這些呢!其實都算得上旅遊,而且把人們代入到了那種神秘嚮往當中。



    唐王勃《澗底寒松賦》寫道:“歲八月壬子旅遊於蜀,尋茅溪之澗”。



    宋無名氏《異聞總錄》:“臨川畫工黃生,旅遊如廣昌,至秩巴寨,卒長郎巖館之”。



    明吳承恩《著》:“東園公初晉七袠,言開曼齡,是日高宴……會有京華旅遊淮海浪士,聞之歡喜”。



    可以這樣說,中國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就已經認識到了旅遊的好處,



    到了現代,我們中國《人民文學》當中在八十年代初期曾經寫到過:“旅遊事業突起後,就有人在半山寺開設茶水站。”



    這個茶水站所代表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古代的時候,人們在路上搭設涼棚,給過往的行人水和一些吃食,他們賺錢,到了現在,在半山寺搞茶水站,其實是一個道理。



    人們在遊覽的過程當中,是會出現口渴現象的,渴了這麼辦?那自然是要喝水了,這個水也不應該是白喝,不應該是別人為你免費服務,自然需要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