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31章 象雄大藏

    “甘珠爾”出自於藏語“kanjur”的音譯,大意是“佛訓佛誡的翻譯”,稱之為“正藏”;“丹珠爾”出自於藏語“bstan-hgyur”,意思是“佛語的論述、註釋”,又稱之為“副藏”。

    剝去宗教外衣之後,就能發現,《象雄大藏經》雖然名義上是經書合輯,實則是一部規模宏大的象雄古國全景百科全書!

    包含了天文學、歷算學、哲學、語言學、醫藥學、工程學、技術學、宗教學、因明學、辯論學、地理學以及超度、占卜、夢兆、招財、沐浴、招福、石碑銘文、雕刻、美術、舞蹈、音樂,乃至民風民俗,禮儀規範等等各個方面的知識。

    堪稱古象雄文明的“活字典”。

    《象雄大藏經》內容原本篇幅浩大,歷經數千年歲月變遷,其中一些內容已軼失不存,現存世的究竟還有多少,此時沒人統計過。不過,2013年社科院啟動“《古象雄大藏經》漢譯與研究”時,有人做過調查,存世僅有178部!

    李約瑟教授伸手打開玻璃櫃,雙手捧出一函,放在盧燦面前,笑道,“這是乾隆朝內務府的泥金寫本,一共三十六夾,是我前些日子從巴黎的一位收藏家手中買下來。我正準備組織熟悉藏文的人進行研究呢......嗐,我還以為你懂藏文,剛才還琢磨著,邀請你加入我的研究小組呢!”

    難怪他聽說自己不懂藏文時,表情那麼誇張......

    先看看這聞名遐邇的《象雄大藏經》吧。

    清朝官本《象雄大藏經》,一共有兩個版本。

    其一是康熙手抄本。

    康熙八年,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德丹活佛,入朝覲見,得康熙應諾,在清朝的龍興之地建設瑞應寺,即今天的遼寧阜新瑞應寺,並賜“東藏”之名。

    同年,康熙皇帝命人手抄《象雄大藏經》兩部,一部賞賜給瑞應寺,另一部存入內務府。由於當時的《象雄大藏經》已經不全,因而只抄錄了《甘珠爾》一藏。

    其二就是乾隆內務府泥金寫本。

    乾隆三十五年,即公元1770年,乾隆皇帝為慶祝其生母崇慶皇太后八旬萬壽,特頒旨御製金書《甘珠爾》。乾隆本以康熙八年寫本為祖本,謄錄而成,全部為108函(夾)。

    內務府泥金寫本製作的非常精美,盧燦面前的三十五函就是內務府泥金寫本......不對,剛才看錯了,應該稱之為“夾”!

    此經為長條散葉梵夾裝,外包經袱,上下紅漆描金木夾板,彩色經帶捆紮,每夾一函。

    因為上下為木板,顏色又與經袱色澤相同,盧燦還以為是書函裝呢。

    盧燦伸手解開捆紮的彩色經帶,打開經袱,嘶了口涼氣——

    首葉經頭板裱磁青紙,上面覆蓋紅黃藍綠白五色經簾,中間凹下部分書梵藏對照金字,兩邊彩繪佛像二尊。裝飾純金歡門,鑲嵌珍珠、珊瑚珠、松石等

    經葉由深藍色磁青紙託裱而成,四周單欄,欄線外泥金描繪八寶纏枝蓮紋。

    經葉兩面用泥金精寫正楷藏文,分別書寫目錄和經文,每面寫8行。

    首函有“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御制甘珠爾大藏經文序”。

    這個字為什麼盧燦又能看懂呢?因為序文和目錄,用漢、滿、蒙、藏四體文字對照書寫。

    但僅此一次,其它文字或藏文,或梵文。

    經葉以藏文字母為序,依次疊放,每摞經葉的四個立面均飾以泥金彩繪八寶圖案,既顯示了藏經的莊嚴肅穆,又避免了經葉疊放時發生錯亂。

    太特喵的精美了!

    盧燦如何不心動?他扭頭朝李約瑟笑笑,“約瑟教授,這些經函......屬於你個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