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子雄 作品

第604章 607.張繡賈詡

    可惜,張繡同樣也賭錯了,曹操能忍,曹丕絕不能忍;

    公元207年,張繡隨曹操去柳城整套烏恆,還沒有到達就死了,被諡為定侯。

    當是時,時任五官中郎將曹丕因曹昂戰死之事對張繡不滿,說:“你殺了我的兄長,還有什麼臉面見人呢!”張繡心不自安,自殺。

    其後,張繡的兒子張泉襲爵,封長樂衛尉。可是後來卻捲進了魏諷的謀反事件,被視為同黨誅戮。

    整個賭命投降,張繡被逼死,這裡面有沒有曹操的默許,不得而知,但確實是賭輸了,幾乎就是滿門被滅,兒子張泉捲入謀反,也是滿門操斬的命運。

    這裡面,賈詡扮演的角色就有些古怪,以賈詡的聰明才智,他不會不清楚日後張繡一家命運如何,但依舊勸導了張繡賭命投降;

    在劉浩看來:

    賈詡觀察了整個三國態勢,鎖定了曹孟德這個投資對象,私心必然有,而且還不小;

    這從賈詡此後一步步崛起,直到太傅,並壽終正寢可以看出,賈詡這一步棋,走對了。

    但你要說賈詡對不起張繡,也不盡然。

    賈詡是什麼人?三國時期的‘毒士’,能得到這個稱呼,可不是他的計策有多‘毒’,而是賈詡為了生存,一個小小的決定,就讓幾萬幾十萬的百姓、戰士為他填坑。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殺,牛輔亦已死去,王允清算董卓餘黨。

    當時李傕、郭汜等人心懷不安,都打算各自逃亡;

    這個時候,賈詡出面阻止了他們,說:“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著打算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閣下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公報仇,如果能夠幸運地成功,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遲。”

    此計為眾人採納。

    於是李傕等散發“王允欲洗盪此方之人”的流言,聯絡涼州諸將,率軍晝夜兼程,奔襲長安,及至長安城下,已聚合十餘萬之眾。李傕與樊稠、李蒙等圍攻長安城,功成;一時間,京城腥風血雨,朝野大亂。

    後賈詡為左馮翊。李傕等以賈詡之功欲封其為侯,賈詡說:“這是保命的計謀,哪有什麼功勞?”堅決不受。

    李傕等又讓賈詡為尚書僕射,賈詡說:“尚書僕射是百官的師長,是天下的榜樣,我賈詡一向沒有什麼名望,難以服人。就算我可以貪享虛榮,對國家又有什麼好處?”

    於是改拜賈詡為尚書,掌管選拔人才,在人事方面多有貢獻,李傕等人親近賈詡但同時也很忌憚他。

    這就是賈詡,他很清楚王允等人清算,他必不能逃;於是讓下沉默寡言的姿態,走向臺前,計策一出,便讓王允喪命,呂布出逃,更讓漢獻帝傀儡再次換手。

    作為一個謀士,他到此為止,依舊是冷眼旁觀,彷佛以第三者立場,看待整個三國大勢,事不關己之時,便高高掛起,一旦關係到切身利益,計策一出,足以改變整個天下大勢。

    如今,他觀察良久,心中已經選定曹孟德,也因此才會勸導張繡再投降曹操,他的選擇也必然是正確的,在曹操還未能打敗袁紹之前投降,即清楚曹操與袁紹決戰之前,必然不能容忍張繡威脅,而且,選擇的點也最為合適,曹孟德心中再恨,也必須生生忍下,也算對得起張繡了。

    畢竟,此事的張繡十分清楚,諾大中原,真無他張繡的立足之地,一次兩次能阻擋曹操,再來一次,根本無望,與其如此,還不如賭一把。

    至於為何不投劉表?荊州乃世家天下,張繡一介武夫又怎能融入?後果也同樣好不到哪去,既然要賭,莫不如干脆賭大點。

    賈詡跟著張繡投降曹操,也十分低調,同樣冷眼旁觀。

    一方面,是賈詡性格使然,另一方面,賈詡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操猜嫌,於是採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他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