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斯特帕列 作品

第2049章 拍都市劇吧

    日本人為什麼這麼喜歡《三國演義》呢?這就要從歷史上說起了,日本的歷史受中原影響深遠,在羅貫中還沒有寫出《三國演義》之前,三國的故事就在日本傳頌。

    大約14世紀後期完成的軍記物語《太平記》裡已經可以見到許多三國的故事,其中卷二十的插話講述諸葛亮出山與諸葛亮之死,諸如“三顧草菴”、“死諸葛走生仲達”之類的重要元素都已具備。

    1689年,也就是在康熙年間,日本天龍寺僧人義徹和月堂兩兄弟以“湖南文山”為筆名將《三國演義》翻譯成日文在日本流傳;這個天龍寺可不是段譽出家的那個,是京都的一家寺院,在京都的地位很高,位居京都寺院五山之首。

    湖南文山在翻譯《三國演義》的時候作了很大的改動,比如把原著的120回改為了50回,還有把每回後面“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等內容刪除了;《三國演義》裡還含有古代說書的特點,湖南文山的這種改動一大好處就是經過合併後,每個故事的情節完整,更符合和貼近小說的形式;也因此受到日本人的熱愛,掀起一股”三國熱“。

    究其原因,可能是《三國演義》中所頌揚的忠義之道和日本人所信奉的道德觀念頗有相似之處吧;以至於在日後很長一段時間,有些日本人學習漢語就是以《三國演義》為課本,開啟了日本經久不衰的“三國熱”序幕。

    到了後來,日本人開始試圖對《三國演義》進行再創造,日本作家吉川英治於1939年至1943年中創作了日語版小說《三國志》,在這部小說裡,他綜合了《通俗演義三國志》等譯本的資料再次進行創作,省去了原著裡精彩的戰爭打鬥場面,而著重於刻畫人物形象。

    1971年,日本著名的漫畫家橫山光輝將吉川英治的作品《三國志》漫畫化,出版了長達60卷的長篇歷史漫畫,銷量在當時達到了空前的7000萬餘冊,這是其他作品難以比擬的,其後的動畫版也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