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李 作品

第92章 ,一家幾十口 ,一鍋懂稀稠。

    “一家幾十口,一堆兒懂稀稠”,這是當時村裡人對我家的說法。

    上世紀1970年代初,奶奶領著我伯伯,叔叔,還有我們三“家”過生活,日子過得挺難,但有很多很多美好的記憶。

    仲秋節堂兄妹們擠在奶奶的屋裡,半斤一個的月餅被分成姊妹數量的等份,奶奶親手一人一塊,我們都把它含在嘴裡高高興興地跑出去。

    臘月到了,村裡的空氣中都飄著一種過年的味道。祖先們從臘月二十開始安排:蒸饃,殺豬,剃頭,祭灶,燒香,掃房,請神,送神……。

    除夕夜奶奶的屋裡又擠滿我們堂兄妹,每人發兩毛錢的壓歲錢,拿著那錢高高興興地回到自己父母的屋裡。

    臘月二十八,鄉下的人們都是在這一天蒸饃的。

    初夕“安神”,列祖列宗和各路神仙都請回家過年了,一是需要安靜不許燒火蒸饃;二是家裡“人”多了用的饃也多。每家每戶提前在院子裡建個鍋臺,開始準備蒸饃用的材料,例如豆子、蘿蔔、粉條、乾柴、引火用的麥秸等,紅薯當時是代替沙糖的。

    到了這一天家人們早早起床,高高興興的都為這事忙開了。

    通常要蒸四種饃。一種是“兩攪”,三分之二多一點的玉米麵或黑麵,三分之一少一點的白麵,這是最大眾化的,是用來充飢增熱量的。

    “兩攪”又分瓷胎兒、菜包兒和豆餡,豆餡是甜的。

    第二種是“小蒸饃兒”,全部的白麵,因為白麵少所以蒸的個子不大,蒸成後有專人在旁邊端一碗“洋紅”在每一個“小蒸饃兒”的頂端打一個紅點,圖歡喜和吉利,這紅點要求內空外圓,用“穗子筒兒”點出來最標準。

    “小蒸饃兒”的量最少,除了初一兒、初二兒、十五兒、十六兒可以放開吃,其他時間是不能的。

    第三種是“卷醬”,用紅薯面做成的,裡面卷著各種各樣的菜。

    第四種是“悶子”,用純紅薯粉扮蔥,蒜,姜蒸成。

    那一天各家各戶的院子裡都放個補蘿和篩子,把蒸成的饃分別放在裡邊。

    全村都在做“神”規定的這一件事,所以那天村子的上空便飄著濃濃糧食的香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