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奀月 作品

83應援

    袁熙被他逗樂了。“如此,我也算有恩於你,問你個問題,希望大兄如實回答。”“請講。”袁熙倖幸回答道,“這不馬上節日了嗎,大兄顯奕該備些什麼呢?請大兄教我。”

    高柔俯身過來,低聲道:“顯奕是否因以為官身,送給袁冀州禮品而有所顧忌?”

    不等袁熙回答,高柔彷彿自言自語般,繼續道:“送禮這件事,你不送,怎知人家收與不收?就如同顯奕今日來看我,帶來美酒皮裘,某歡喜得緊呢!再說了顯奕你還有父子之情呢,這是盡孝。”

    在東漢很講究孝道的,比如徐庶,比如太史慈。

    於是袁熙知道該怎麼做了,拜別而去禮物,都是精挑細選的。有從黃巾處繳獲的珍寶,也有從胡商那裡買的上等皮裘、藥材和臨淄錦緞。整整兩大箱子,花費不必說了。高柔跟著顧雍押送禮物去鄴城。

    父親袁紹看到禮單,怒了!聲色俱厲訓斥袁熙一頓。但是,卻並沒有讓袁熙把東西帶回去,只是發過了火,說些下不為例的話。袁熙知道自己做對了。

    當顧雍從鄴城返回時,帶來了一批袁紹給袁熙的一些淄重。

    漫長的嚴冬終於過去,雖然不時的還是春寒料峭,但素白退去,春綠已經重返人間。

    吳縣,吳郡十三縣之首,吳郡的治所。

    城中,吳郡太守府,大堂之上,太守盛憲,約莫四十歲,身穿官袍,面容嚴肅,煞有威嚴,跪坐在首位,吳郡都尉許貢,吳郡郡丞高岱兩人跪坐在兩側。

    還有十幾個太守府的官吏跪坐兩人之下,文武涇渭,分列兩排,此時此刻,大堂之上,氣氛有些壓抑。

    所有人都知道孫堅已經率領大軍返回了江東,就駐守在曲阿,不用數日,便可到達吳縣。

    “諸位,孫堅之兵已至曲阿,如今兵鋒直指吳縣,數萬精銳兵馬,吾等該如何是好?”盛憲抬頭,雙目凝視著眾人,問道。

    盛憲,字孝章,會稽人,早年舉孝廉,曾任朝廷尚書郎,後為吳郡太守,知識淵博,很有才華,有治理地方只能,但是性格有些懦弱,不善領兵。

    如今吳郡的兵馬皆然在都尉許貢麾下。

    “郡守大人,孫堅無朝廷之令,擅自對吳郡動兵,此乃賊也,吾等還是朝廷任命的吳郡官員,該誓死保衛吳郡,絕對不可讓他進駐吳縣。”許貢雙手拱起,冷冷的道。

    許貢素有野心,任命吳郡都尉之後,一直壓迫盛憲,想要奪取太守之位,可惜盛憲雖然不掌控兵權,但是有郡丞高岱之助,也能壓制住他,高岱為吳郡郡丞,掌控民政,和財政大權。

    他心中很清楚,盛憲他還能壓制,但是如果孫堅返回江東,他就絕對壓制不住這頭猛虎,所以在孫策返回之初,他就開始上跳下竄的,聯絡世家士族,逼迫盛憲,抵抗孫家返回。

    但是孫策比他想的要剛烈,居然直接滅了一直支持他的曲阿許氏本家,讓他有些措手不及之餘,更加下定的決心,一定要抵抗孫家進駐吳郡。

    “郡守大人,某倒是覺得,破虜將軍進駐吳郡,未必是一件壞事!”吳郡郡丞高岱站了起來,拱手,低聲的道:“如今我們吳郡之地,混亂無度,各地豪強紛紛作亂,山匪水賊盤踞各地,百姓苦不堪然,破虜將軍素有俠義之名,本身也是我們吳郡中人,此處討伐董賊,名震天下,乃是一等一的雄主,麾下兵馬也是一等一的精銳之師,必然可平吳郡之亂,定我江東安穩!”

    “太守大人,吾等附議!”七八個官吏同時站了起來,贊同的道。

    孫堅本身出身吳郡,孫家世代在吳地為官,他也曾經擔任過吳郡的都尉,郡司馬等等職務,在吳郡底蘊深厚,名聲斐然,他的迴歸,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一派胡言!”許貢雙眸瞪大,死死的盯著高岱,殺氣騰騰的道:“爾等欲反朝廷乎?他孫文臺無朝廷之名,返回江東,就是不尊朝廷之命,亂臣賊子也。”

    如今能阻止孫堅進駐吳郡,就只有這一點,許貢就死死的抓住這一點。

    “如今朝廷在李榷郭汜等人的操控之中,此乃天下皆知的事情,何以任命?”高岱性格剛強,絲毫無懼,道:“破虜將軍乃是吳郡之人,返回吳郡,天經地義!”

    “好了,都不要吵了!”

    盛憲性格向來溫和,難得一次強硬起來,低吼的一聲,道:“此事本太守自有考慮,爾等先行退下!”

    “諾!”太守畢竟是吳郡最高的長官,盛憲一怒,眾人心中一駭,頓時點頭,退出了大堂,許貢雖然有些無奈,但是也不敢繼續壓迫盛憲。

    鄴城州牧府。

    袁紹在劉夫人和婢女的幫助下,穿上了一件新的錦制長袍。劉夫人再將一頂武冠給袁紹帶上。

    袁紹看著銅鏡中英武的身影,不禁滿意的點頭。

    劉夫人笑道:“看顯奕多麼孝順,特意差人從青州送來上好的臨淄錦。”

    袁紹拍拍劉夫人的柔荑,“知道了,我不會讓顯奕受苦為難的,夫人安心。”

    袁紹笑著離開居室,來到了議事的大堂。

    因為是開春第一次大議事,除了鎮守要地的將領,一眾文武都到場參加,連袁譚、袁尚兩兄弟也被傳召來。

    荀諶、沮授、郭圖、辛評、辛毗、許攸、逢紀、審配等人依次跪坐在左邊。

    淳于瓊、顏良、文丑、高覽、韓猛、蔣奇、朱靈等將領都跪坐在右邊。

    袁紹看著滿堂的文武,十分滿意自己兩年多來在冀州的作為,“諸位,入主冀州來,我軍向北屢屢擊敗公孫瓚,向南又佔據了青州一地。當然,這一切少不了各位的功勞。如今我軍兵甲儲備初見成效,正當一舉擊破公孫瓚之時,諸位可有什麼好建議麼?”

    沮授覺得不妥,他的大局觀還是很好的,除了看公孫瓚外,還觀察到了其他豪強的動靜,“主公切莫輕言出擊幽州,依我看來時機還未到。”

    袁紹被去年一系列的勝利弄得信心膨脹,聽沮授攪局覺得掃興,“公與,你且說說為何時機沒到,要哪時才是時機?”

    “主公忘了,去年歲末時,曹孟德揚言攻伐徐州,為父報仇的事了?”

    袁紹說道:“這是曹孟德的事,我已經答應,讓顯奕遣軍協助與他。”

    郭圖揣摩著袁紹心思,出言道:“是也,此事跟我軍出征幽州公孫瓚有何關係?”

    “如何沒有?曹操急於為父報仇,然主公不要忘記,袁公路十數萬大軍正屯駐壽春,假使兗州被袁公路佔據,我軍將處於公孫瓚、袁公路兩家夾擊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