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六百八十八章 劉琦和劉備

    治理益州的事宜,隨著荊州士族入蜀,開始有條不絮的進行著。

    梯田、井鹽、羈縻、造船等內政正在一項一項的進行,西南邊陲之地,正在向著一個全新的領域發展。

    本想將鎮西稻先安排在南中進行種植,但依現在的情況來看,南中那邊沒有回信,想來還是得先在蜀郡、巴郡等地試種,不過所幸這種稻種的成熟期,大概是兩到三個月便能一熟,成長週期非常迅速,若是試種的好的話,在秋收之前,便可為明年整個益州和荊州儲備上充足的稻種了。

    當然了,鎮西稻若是能夠普及,勢必也會流傳到北方去,但劉琦並不怕袁紹或是曹操得到了這稻種之後會對己方形成威脅。

    因為水稻歷來都是南方主要的種植產物,而且鎮西稻屬於熱帶性的農作物,抗旱不抗寒,北方的氣候並不適合鎮西稻的大面積種植,所以放眼整個漢境,能夠有效地利用鎮西稻來儲備糧食的勢力,除了自己之外,也就只剩下孫堅了。

    至於孫堅,劉琦已經打定了主意……下一個目標就是要收拾他。

    不為別的,只是因為江東之地包括了後世的浙江,福建,而這兩個省份的氣候和土壤,是占城稻最適合種植的地方。

    宋朝普及了占城稻之後,浙江和福建逐漸成為了天下糧倉,從那刻時期開始到劉琦穿越前的現代,江浙地區一直都是整個中原的主要金庫糧庫,這根基和地位在千百年來一直就沒再動搖過。

    根據劉琦前世的經驗,只要能將鎮西稻普及到浙江,福建,兩湖,四川這些地域,那整個南方每一年所產出的糧食,足夠可以讓他大幅度的擴建軍隊,南方的人口也會因為糧食產量的遞增,而成爆炸式的增長。

    對於歷史上的三國來說,銳減的人口是無法彌補的傷痛,但是一旦糧食充足了,劉琦相信,待全國一統之後,想要將漢人的人口重新恢復到東漢時期的鼎盛時期,應該不是什麼難事,甚至用不上兩代人的時間。

    人口的增長速度,最基本的是要有合理的糧食供求。

    另外,衛士署的人還在越巂郡尋找著攀枝花礦床之所在。

    劉琦本以為這個礦床還未經開發,可能會比較難找,但事實證明他錯了。

    其實在這個時代,攀枝花礦床在邛都以南,早就已經開始被開採,只是沒有像是後世那樣被大規模的開採。

    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其礦床所在的越巂郡對於漢人來說,是一個偏遠所在,甚至比涼州諸郡還要不得漢朝中央政府的待見。

    而且這裡居住的大部分人都是夷民,漢人的數量非常少,因而並不得漢人看重。

    不過對於漢中中原經濟中心來說,邛都雖然偏遠,但這裡的冶煉地點可是非常之多,從涼山到邛都再往南的礦床,一路探查下來,冶煉點最少也有數百以上,而在礦床邊緣的山脈上,光是被本地人開採的銅洞、銀洞和鐵洞,就多達十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