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權 作品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邊境

    按理說,沒這個必要,可吳天就是這樣的人。

    因為他記得,自己身邊的這些人,每一個都是他不能失去的,每一個都失去不起。

    見吳天看著安檢口發呆,陳曉麗主動挽著吳天說:“師傅,都走了,我們也走吧,是不是很不捨啊”?

    “是啊,就像對你的不捨一樣,對每個人,我都很不捨……”吳天把手從陳曉麗的手裡抽出來,把陳曉麗摟在懷裡,向停車場走去。

    與朱政委他們辭別之後,吳天就上了陳曉麗的飛機。

    來到藏南邊防重地,彭科已經帶著一百多人在哪裡了。

    吃過晚飯,按照陳天浩的要求,吳天把那些邊防兵的領導和彭科一起組織起來,瞭解情況,分析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等。

    經過分析,吳天知道印新國這段時間在藏南兩國的交界處經常與我邊防兵起摩擦,時不時跨過國界線,與我邊防軍多次發生肢體衝撞等事件,為此,我邊防兵也有不少人受傷。

    看來,這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

    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要讓對方一次性痛過夠,讓他們知道華夏的強大力量。

    情況瞭解清楚後,也不急於馬上行動,得找機會。

    其實,在這裡和印新國的邊防發生摩擦,也得講求時機,不是每時每刻都會發生。

    要發生起來,就是一陣。

    然後,很長時間也不一定再發生。

    就是那種時不時的,防不勝防的。

    因此,吳天也不知道究竟什麼時候會發生。

    華夏人不會主動找別人發生摩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這是華夏的傳統美德。

    也就是說,就算華夏的邊防兵與印新國的邊防兵發生摩擦,肯定是印新國的邊防兵先動手。

    當吳天瞭解完情況後,感覺暫時也不一定有事做。

    不過,華夏有句話叫“有備無患”。

    再說,這段時間已經發生了多次肢體衝突,摩擦可能隨時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