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權 作品

第一千零三十二章:決賽

    該病導致四肢、軀幹、胸部、腹部肌肉逐漸無力並萎縮,從而影響運動、交流、吞嚥和呼吸功能,最終致死。

    這種病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肢體起病型,另一種是延髓起病型。

    至於引發這種病的病因,至今未完全查明。

    目前有多種假說,但是確切的致病機制迄今未明,目前較為集中的認識是本病的發生與感染和免疫因素、金屬元素、遺傳因素等有關係。

    據流行病學調查,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中10%為家族性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58—63歲;其餘90%為散發性患者,平均發病年齡為43—52歲。

    肌萎縮側索硬化呈全球分佈,年發病率約2/10萬,人群患病率(4—6)10萬,90%以上為散發病例。

    通常,在30—60歲起病,家族性肌萎縮側索硬化起病年齡較散發性早10——14歲,男性較女性多見。

    該病目前仍無法治癒,可通過聯合治療改善症狀,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在擬寫治療方案的過程中,三位選手的方案都差不多。

    針灸是其中的重要方式。

    用針灸配合中藥治療,效果會很好,但他們都知道這種病基本只能進行控制,延緩死亡時間,要說能治好,基本是不可能的。

    只是醫術高明一些的醫生,能讓病人存活的時間長一些。

    大家都同時交出了一個自己根據治療方案提出來的藥方。

    基本都是按照以下三個方子來進行治療的:

    方子一:加味健步虎潛丸黃芪、仙靈脾、鹿筋各100克。海龍、海馬、人參、龜版、當歸、杭芍、熟地、枸杞、杜仲、川斷、菟絲子、鎖陽、白朮、薏苡仁、陳皮、牛膝、木瓜、秦艽各30克、蘄蛇3條、炙豹骨9克,補骨脂、知母、黃柏、桂枝、羌活、獨活、防風各15克。共為極細末,水泛為丸,3—9克/日2—3次。

    視年齡、體質及病情增減用量。並且寫明陰虛火旺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