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粒子 作品

第340章 ——誘導(20)

    程誠點了點頭,說道:“有的,畢竟ppd,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病因,是在孕期遭受了來自家庭成員的不公平對待。所以,治療第一天,我便對此進行了詢問。不過,根據患者自身描述,這些都是她自己造成的。”

    “左昱達身上,有沒有明顯的他傷痕跡?”

    程誠搖了搖頭,回答道:“這個倒沒有。經過對患者及其家庭瞭解之後,我想應該可以排除來自家庭傷害的可能。”

    “您怎麼看待她選擇這種極端的方式,告別人世的這種行為?”

    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接著按照本子上的問題進行詢問。

    “在這方面,由ppd發展成為mdd的死亡率在15%左右,患者病情嚴重,即使通過治療,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也並不感到意外。我們和患者家屬都已經盡力了,對此,我們也只能深表遺憾。”

    “左昱達在這裡經過長達一年的治療,在這期間,她是否提及過她和她丈夫的關係?在她描述的過程中,有沒有出現什麼異常的情況?”

    “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只是偶爾提及她的家人和朋友。每次談論到她的丈夫和家人時,患者的情緒一直表現良好,並沒有出現明顯的情緒牴觸,也沒有做出異樣的舉動。”

    程誠停頓了一下,接著說道:“根據患者對家庭,尤其是是對他丈夫的描述來看,她和丈夫相處融洽,感情和睦,即使是患病以後,他對她依舊關懷有加。從我個人角度看,患者的ppd不是源於家庭問題,主要還是因為生理因素。”

    聽到程誠的回答,我不禁在心裡默默地嘆了口氣。

    “程醫生,在左昱達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她有沒有什麼集中性的表現?或者說,有沒有什麼特徵性的行為描述?”

    “有的。在患者的描述過程中,她用得最多的詞,是疲累。”

    疲累?

    左昱達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感覺?

    “左昱達有沒有說過,她為什麼會覺著疲累?”

    “沒有。其實這也是ppd轉化為mdd治療中最麻煩的一點。患者一旦產生疲累感,就很容易出現厭世情緒,雖然我嘗試引導患者找出心理疲累的原因,但似乎患者有抵抗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