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631 搞不定老子就去搞定兒子

  “不會到那麼嚴重的程度吧――”羅克並不認為這一次的經濟危機堪比大蕭條。

  這個問題也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對於美國來說,這一次的經濟危機造成的損害即便不如大蕭條,也不遑多讓。

  南部非洲可是兩年多以前就開始對經濟進行調整,將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儘可能控制在最小程度。

  考慮到南部非洲和歐洲國家的友好關係,南部非洲聯邦政府接下來會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歐洲國家的戰後重建上,這樣一來南部非洲不擔不會在接下來的經濟危機中遭受太大損失,搞不好還能因禍得福。

  雖然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種事聽上去不太地道,但是死道友不死貧道,在這個問題上羅克是不會手軟的。

  手軟當然不是宰起歐洲國家來不手軟,而是在援助上不手軟。

  問就是雙贏。

  “我並不是危言聳聽,南部非洲的情況可能比美國更好一點,在美國,經濟危機事實上已經開始了。”杜魯門心急如焚,這對他來說是一次大考。

  隨著戰爭結束,歐洲國家對軍事訂單的需求急劇減少,很多尚未交付的訂單甚至直接被取消,給美國相關企業造成巨大損失。

  定金雖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彌補訂單的損失,可已經生產出來的商品肯定是賠錢的。

  放在以前,軍工方面的訂單不愁下家,定金說不得都能賺兩份,反正保質期動不動就幾十年,不用擔心商品過期。

  兩次世界大戰將歐洲徹底打爛,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任何國家會輕言戰事,那生產出來的商品賣給誰?

  關鍵還不是這些已經生產出來的商品,而是因為對未來的悲觀導致大量企業裁員,工人失業,失去收入無力消費,這才是大問題。

  所以杜魯門這一次來南部非洲,兩個目的並不衝突,援建歐洲和經濟轉型從根本上來說是同一件事,只要羅克同意和美國保持一致,那麼就是杜魯門最大的政績。

  羅克肯定不會鬆口的。

  還是那個老問題,蛋糕就這麼大,南部非洲想多切一塊,美國人就不夠分了,誰會嫌錢多呢。

  所以羅克想盡一切辦法挑起美國政府和美國私人企業之間的矛盾,這不算趁貌∫你命,最多是落井下石。

  “我記得兩年前就有經濟學家在報紙上呼籲重視這個問題,你們難道從來沒有關注過嗎?”羅克表現的並不是很關心。

  羅克是南部非洲首相,美國人的死活,關羅克什麼事?

  至於經濟學家和報紙――

  羅克當初頂著壓力要求企業轉型,肯定是要通過不同渠道吹風造勢的,經濟學家這時候就要充分發揮作用了,聽不聽是一回事,說不說又是一回事。

  不教而誅謂之虐,南部非洲聯邦政府要是連個招呼都不打,那相關配套企業就要倒黴了。

  羅克先讓經濟學家和報紙吹風,聰明人自然就知道接下來該怎麼做了。

  不聰明的傢伙不用管,憑藉運氣賺的錢,最終還會因為投機賠出去,市場上每天都有很多人破產,有些人是倒黴,有些人就是活該。

  “你不能在企業一帆風順的時候,要求企業為了未知的風險減少利潤,這不符合經濟規律。”杜魯門也是沒辦法,要求美國企業家有理智是不現實的。

  有些企業就是賺快錢的,不能要求他們有太長遠的規劃,生意好的時候一窩蜂往裡衝,生意不好的時候乾脆關門大吉,工人有沒有失業跟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南部非洲這邊羅克本人就是最大的軍火商,個人利益和聯邦政府的利益深度綁定,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美國的軍火商不會因為可能爆發的經濟危機提前轉型,羅克卻可以接受短時間內的利潤下降,這就是兩國最大的區別。

  說句不好聽的,羅克當初就算毫無準備,現在也可以短時間內不賺錢,對工人進行再就業培訓,對工廠進行改造,羅克陪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