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601 搶功不是這麼搶的

  電報從東亞發到華盛頓需要時間,戰爭部也需要時間評價麥克阿瑟計劃的風險,麥克阿瑟卻迫不及待。

  再接到作戰命令的六個小時後,麥克阿瑟的第二封電報抵達第七師。

  “發動進攻不需要準備時間的嗎?”郎曼大發雷霆,麥克阿瑟幾乎沒有給第七師任何準備時間。

  和第二封電報同時抵達第七師的,還有來自美軍東亞司令部的作戰參謀克里斯多夫上校。

  克里斯多夫上校擔任過麥克阿瑟的副官,是麥克阿瑟的心腹,他這一次來第七師的任務是督戰。

  “日軍已經彈盡糧絕,我們根本不需要長時間準備,只要我們發動進攻,日軍就會全線崩潰。”克里斯多夫堅決執行麥克阿瑟的命令。

  這話也沒錯。

  時下日本成建制的軍隊尚有170萬,如果加上臨時徵調的二線部隊,那麼總兵力可以達到700萬人。

  這兩個數字都是有水分的,170萬正規軍裡,還能作戰的部隊估計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至於那700萬二線部隊,只是炮灰而已,確實是一個衝鋒就可以徹底擊潰,這在盟軍之前的作戰中已經被證實。

  當然了,在安琪的指揮下,別說現在的日軍,就算是1931年的日軍,恐怕也無法在東亞盟軍的攻擊下堅持太長時間。

  雙方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東亞盟軍為了奧林匹克計劃,整整準備了兩年。

  這兩年裡,不算各種炮彈航空炸彈,東亞盟軍囤積的作戰物資達到上千萬噸之多,炮擊和空襲的強度空前,動不動就派出數百架重型轟炸機,對日本城市和日軍陣地進行地毯式轟炸,不留一個活口那種。

  這就是敵境作戰的好處。

  無所顧忌,不用擔心人員和財產損失,效果怎麼好怎麼來。

  和養精蓄銳的東亞盟軍不同,日本越大越弱,現在的工業能力連1920年都不如,士兵在作戰的時候只能攜帶十發子彈,打光了就得拼刺刀。

  盟軍也不給日軍拼刺刀的機會,甚至都不給日軍開槍的機會,因為日軍很難在戰場上發現可以射擊的目標,盟軍的每一次進攻,都是以坦克為先導,而眾所周知的是,日軍缺乏反坦克武器。

  這一點在攻入日本本土之後,體現的尤為明顯。

  “我們正面最少有20萬精銳日軍,而我們只有5萬人,如果沒有更多部隊參與,我們很難擊潰日軍。”郎曼希望麥克阿瑟能收回成命,日軍還有抵抗能力。第七師正面的20萬日軍裡,其中就有日軍老牌部隊近衛師團。

  近衛師團是日本最早組建的七個師團之一,也是17個甲種常備師團之一。

  1895年,近衛師團參加了甲午清日戰爭,此後缺席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戰中近衛師團擴編為近衛第一、第二師團,分別參與了馬來戰役和菲律賓戰役。

  馬來戰役和菲律賓戰役後,近衛師團損失慘重,撤回日本本土進行休整,此後再也沒有前往海外作戰。

  近衛師團也是日本本土唯二具備作戰能力的部隊。

  東亞盟軍調整作戰方式後,和日軍對峙的盟軍部隊大約15萬人。

  這15萬人要是一起發動進攻,擊潰正面日軍自然是不在話下,非常輕鬆。

  可如果只有第七師發動進攻,那麼第七師就會很危險。

  “這些都是藉口,你甚至都沒有嘗試。”克里斯多夫不聽郎曼的解釋,他和麥克阿瑟的態度一致。

  總不能離開南部非洲遠征軍,美軍就失去獨立作戰的能力了吧。

  “你是要讓我拿士兵的生命去嘗試嗎?我做不到!”郎曼再次拒絕。

  “那麼就請你離開這裡,將軍會為第七師任命新的指揮官。”克里斯多夫的態度強硬,不容辯駁。

  郎曼無奈,只能聽從麥克阿瑟的命令發動進攻。

  此時距離東亞盟軍停止進攻已經超過一個月,在這一個月的時間裡,日軍調動無數人力修建防線,效果還是有的。

  畢竟跟盟軍打了這麼長時間,日本人就算再沒記性,也吸取了不少經驗,最起碼反坦克戰壕挖的又寬又深,美軍的謝爾曼想翻越,還真要花費不少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