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512 有人不嫌貴

所以兩億報價真不高,因為只要法國人和意大利人同時表示出對“島嶼”級航空母艦的興趣——

好吧,有沒有興趣也不重要,就算法國人和意大利人沒興趣,西德尼·米爾納那個奸商,也會讓他們感興趣。

讓威爾遜意外的是,他甚至在沃龍佐夫宮的休息室裡,看到了來自澳大利亞的昆汀·柯林斯海軍中將。

“呵,澳大利亞也對‘島嶼’級航空母艦有興趣嗎?”威爾遜很生氣,澳大利亞人出現在這裡,其實也並不讓他意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澳大利亞這個英聯邦成員國,跟南部非洲的關係越來越好,跟英國這個宗主國愈行愈遠。

跟南部非洲一樣,英國在戰爭結束後,也面臨著大量裁軍這個問題。

現在皇家海軍雖然只有幾艘可憐的輕型航母,戰列艦的數量卻達到15艘,這些戰列艦,在不久的將來,同樣面對退役,或者出售的結局。

二戰剛爆發的時候,英國一共有13艘戰列艦。

戰爭期間,英國又相繼建成5艘“國王”級戰列艦,使戰列艦的總數達到18艘。

整個二戰期間,英國共有三艘戰列艦被擊沉,所以英國現在還在服役的戰列艦一共15艘。

需要註明的是,這並不包括戰列巡洋艦。

曾經強大的戰列艦,現在已經成為皇家海軍的燙手山芋,同為英國代表團成員的海軍元帥坎寧安,無數次的感嘆道,如果把五艘“國王”級戰列艦換成航空母艦該有多好啊。

這隻能是臆想,坎寧安成為第一海務大臣的時候,第五艘“國王”級戰列艦已經建成服役,坎寧安一度要叫停正在建造中的“前衛”號戰列艦,也因為遭到巨大阻力,不得不退讓妥協。

這就讓人沒辦法了。

在戰列艦已經行將就木,航空母艦大行其道的當下,英國因為區區2500萬英鎊成本,無力建造“馬耳他”級航空母艦,卻將寶貴的經費用在戰列艦的建造上。

區區2500萬,或將成為壓垮皇家海軍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什麼不呢?澳大利亞也需要一支強大的艦隊,來保護澳大利亞的利益——”昆汀對威爾遜嚴重缺乏尊重,也不知道是忘記了還是故意怠慢,甚至都沒有敬禮。

這話也是另有所指。

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之後,馬來之虎山下奉文橫掃馬來半島,z艦隊全軍覆沒,大拇哥戰死,澳大利亞慘遭拋棄。

也不能說拋棄。

當時的英國,正處於北非戰役關鍵時期,也實在是無力對抗日本,這成為澳大利亞徹底倒向南部非洲的主要原因。

二戰期間,英國不僅找南部非洲和美國貸款,也從海外殖民地獲得了大量資金援助,僅從澳大利亞,英國就拿走了近10億英鎊。

一艘“馬耳他”,成本也才2500萬英鎊而已。

十億英鎊,那得造多少馬耳他啊。

昆汀的意思很明顯,既然英國無法保護澳大利亞,那麼澳大利亞就得努力自保。

或者找個新爸爸。

找爸爸——或者說找乾爹,總是要交保護費的。

兩億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是個很合適的價格。

跟英國不一樣,澳大利亞賺錢還是比較容易的,畢竟是坐在礦車上的國家嘛。

走出沃龍佐夫宮,威爾遜仰天長嘆,時代真的不一樣了。

跟鬱悶的威爾遜不同,西德尼·米爾納意氣風發,他現在真正嚐到了國家強大的好處。

以前西德尼·米爾納也知道南部非洲是個強大的國家。

但是具體體現在哪裡,西德尼·米爾納感受並不真切。

現在西德尼·米爾納終於明白什麼叫大國尊嚴。

2億?

毛毛雨啦,不僅法國人和意大利人都表示要兩艘,連澳大利亞也表示,既是沒有“島嶼”級,那麼“城市”級也不是不可接受。

關鍵澳大利亞人以缺乏足夠操控人手為由,希望將購買的航空母艦,交給印度洋海軍繼續管理,這意思就是澳大利亞政府掏錢,幫南部非洲海軍養兩艘航空母艦。

這兩艘航母包括艦載機,以及艦上服役官兵的薪水,都是由澳大利亞政府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