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478 風高浪急

  日本人也不傻,不會留在原地等死,美軍開槍後又迅速後退,河對岸又多了百餘具屍體。

  “停火,停火,注意節約子彈——”諾曼再次提醒,槍聲卻沒有停下來。

  “援兵,我們的援兵來了!”諾曼大喜,生存的渴望壓過所有情緒,內疚只是一瞬間的事。

  這打仗呢,不是拍電影,反思還是留給哲學家吧。

  趕來支援的是搜救突擊隊,諾曼他們的運氣也不太好,槍聲在森林裡很難傳太遠,臨時營地的位置又太偏僻,所以突擊隊才姍姍來遲。

  就在突擊隊找到2排的時候,227轟炸機中隊已經按照計劃開始對奄美島進行轟炸。

  12月份是冬季,天乾物燥,在森林裡放火簡直不要太容易,冬天西北風比較多嘛,於是第227轟炸機中隊就從奄美島的西北角開始放火,風助火勢,很快就蔓延開來,早早奉命撤出森林的美國大兵們很開心。

  “早就應該這樣做了,這島上又沒有美國人,一把火全部燒光!”

  奄美島北部的補給基地,正在喝酒慶祝的美國大兵們發出一陣陣歡呼,營地內充滿劫後餘生的喜悅。

  不用跟日軍在森林裡捉迷藏,不用擔心冷槍和各種原本是對付野獸的圈套,更不用在森林裡宿營,無論怎麼看都可喜可賀。

  至於森林裡的日本人會遭到怎樣的厄運,那和美國大兵們沒關係。

  巴丹死亡行軍的時候,日本人對待投降的美軍,手段比這可殘忍多了。

  所以美國大兵們真沒什麼心理障礙。

  正準備在九州島登陸的南部非洲遠征軍官兵更沒有心理障礙。

  南部非洲的新聞部門還是神通廣大的,不知道通過什麼渠道,弄到了一些日本隨軍記者拍攝的畫面和鏡頭,然後弄了一部紀錄片,專供內部播放。

  這片子不能在影院上映,否則會引發觀眾的大規模群體不適。

  在軍隊中播放,特別是登陸戰發起前播放,對於激勵士氣的效果極好。

  “我希望繳獲一把日本軍刀,看看是否真的和照片上一樣鋒利——”來自尼亞薩蘭的李勳在鋪位上輾轉反側,怎麼都睡不著。

  下午播放的紀錄片,給李勳帶來的震撼有點大,李勳從來沒有想象過,人原來比野獸更殘忍。

  屠殺什麼的先不說,那平民進行人體實驗這種事,李勳無論如何都接受不了。

  南部非洲也有人體實驗,不過實驗對象都是死刑犯,而且事先溝通過,會給死者家屬一筆錢,得到死刑犯的同意才進行的。筆趣閣

  別懷疑死刑犯會不會同意,當死亡無論如何都無法避免時,還是有人願意以這種方式,對親屬進行彌補的。

  當然不同意的也沒關係,那就正常執行死刑嘛,同意了的倒是可以推遲一段時間,好處總得給夠。

  “日本軍刀不行,太長太窄,一看就不經用,要說砍東西,還得是我們的狗腿刀——”同樣來自尼亞薩蘭的辛格是廓爾喀人,永遠隨身攜帶一把廓爾喀彎刀。

  除了彎刀之外,辛格身上,幾乎看不到任何和廓爾喀有關的特徵,如果不主動介紹的話,從表面上,根本看不出辛格是廓爾喀人。

  這也正常,南部非洲的同化能力多強大的,更何況都是東亞人種,外部特徵差別真的很微小。

  至少大部分歐洲人分不清。

  “整理你們的物資,特別是防毒面具和口罩,一定要隨身攜帶,還有沒有注射疫苗的嗎?”有軍官在通道內不停地提醒,李勳和辛格都已經注射過疫苗了。

  南部非洲醫療這麼發達,針對日本的下毒行動,早就進行有針對性的預防。

  準確的說,鼠疫疫苗不是南部非洲研發的,而是俄羅斯人瓦爾德瑪·哈夫金在1897年研發的,尼亞薩蘭大學對瓦爾德瑪·哈夫金的疫苗進行了改進,奧林匹克行動之所以拖到現在,跟疫苗的生產速度也有很大關係。

  其實大多數傳染病,只要保證良好的個人衛生,就可以有效預防。

  南部非洲獨立後,從來沒有爆發過大規模鼠疫,聯邦政府也就沒有全面推行鼠疫疫苗,為東亞盟軍提供的疫苗都是緊急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