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349 德黑蘭

  巴頓現在也難受,他是北非盟軍總司令,現在美國人和英國人互相猜忌,巴頓只能兩頭安撫。

  沒有受到任何損失的戴高樂也難過。

  雖然沒有損失,但是也沒收穫。

  對於法國人來說,沒賺就是賠。

  巴頓也不是什麼都不做,他這幾天分別和埃森豪威爾和亞歷山大溝通,試圖尋找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

  埃森豪威爾態度堅決,就算掘地三尺也要把兇手,以及幕後真兇找出來。

  “大衛,我不得不說,這件事可能永遠沒有真相。”巴頓提醒埃森豪威爾,差不多就得了。

  很明顯,偷襲美國車隊的人,背後有神秘勢力的支持,搞不好就是當世某大國。

  到時候怎麼辦,二戰還沒結束呢,馬上就開始打三戰?

  埃森豪威爾現在也是借題發揮,想想西西里島戰役期間,因為某人的指揮失誤,美國大兵枉死了多少人,死在自己人手上的又有多少?

  並沒有人為此負責。

  “我只做我該做的,結果交給上帝。”埃森豪威爾認為這是兩碼事,不能混為一談。

  “哈羅德,我們現在最主要的任務是擊敗軸心國,而不是開採石油。”巴頓希望亞歷山大能讓出點甜頭,這事搞到現在,已經不單純是油田的問題了,而是盟軍內部的利益傾軋。

  “元帥,油田的問題我說了不算,現在決定權在倫敦。”亞歷山大的態度更堅決,你們隨便怎麼整都行,只要不侵犯大英帝國的利益。

  那就等倫敦的決定。

  就在巴頓努力調和的同時,溫斯頓也在等北非的消息。

  溫斯頓不是等美軍遇襲這件事的調查結果,而是等油田方面關於儲量的確認結果。

  儲量大,溫斯頓的態度就會很強硬。

  小的話,溫斯頓就會很靈活。

  至於有多少美國大兵和鑽井工人在襲擊中傷亡——

  不好意思,溫斯頓根本不關心這個問題。

  戰爭期間,傷亡不是很正常的嘛。

  “沃拉斯頓教授已經確認,北非油田的儲量最少有一億桶,這還不是最終結果,而是我們目前的技術,只能確定有一億桶。”

  北非傳來的消息令人振奮,一億桶石油對於大英帝國的價值無法估量。

  自從世界大戰爆發後,英國的能源供應就處於極度不安全狀態,北非戰役期間,伊麗莎白港開往英國的油輪,甚至不得不繞過整個非洲大陸。

  英國因此加大了對美國的石油依賴。

  然後美國的油輪又受到德國潛艇的威脅,石油對於現在的大英帝國,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地步。

  “太棒了,我終於能喘口氣,晚上可以睡個好覺。”國防部參謀長伊斯梅爾將軍很高興,這真是久旱逢甘霖,上帝還是眷顧聯合王國的。

  “美國人正在大張旗鼓尋找兇手,擁有一億桶石油是好事,我們卻一滴油都運不出來。”外交部長羅伯特·艾登眉頭緊皺,這兩天他的壓力也不小。

  襲擊事件發生後,華盛頓就向英國政府發出協查通報,希望英軍能配合美軍調查襲擊事件的真相。

  調查是假,想染指油田才是真的,否則一個只有幾十人傷亡的襲擊事件,也不會被羅斯福關注。

  “到底是什麼人襲擊了美國人的車隊?”溫斯頓很生氣,這事跟他真沒關係。

  “不是我們,也不是南部非洲人,可能只有上帝才知道。”艾登也不清楚。

  “會不會是法國人乾的?”伊斯梅爾腦洞大開,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法國人沒這個能力,我寧願相信是某人自作主張。”溫斯頓不喜歡戴高樂,個子長得那麼高一看就不是好人。

  “不不不,亞歷山大將軍不會這麼做。”伊斯梅爾還是信任亞歷山大的。

  “不管真相是什麼都不重要,現在最重要的是德黑蘭,你們是怎麼安排的?”溫斯頓問艾登,他跟羅克一樣,都很重視這一次會議。

  如果沒有意外的話,爭論許久的第二戰場,在這一次會議中就會得到確認,到時候就再也沒有繼續拖延時間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