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346 上帝偏愛英國人

  美國的石油企業,原本就在阿丹石油和內志石油公司面前節節敗退,如果英國人也有了成本低油質好的石油,那美國的石油公司乾脆關門大吉算了。

  美國人也不是沒有機會。

  這裡要做一個說明,北非戰役結束後,美國為了建立穩定的後勤供應,在意屬北非成立了後勤基地,這個要求得到了英國的支持,畢竟英國也需要美國的後勤。

  這就給了美國人借題發揮的機會。

  油田雖然是英國人發現的,位置卻處於美軍控制區和英控區的交界處,於是埃森豪威爾就堂而皇之的向亞歷山大提出要求,希望英軍能向美軍分享剛剛發現的油田。

  亞歷山大果斷拒絕。

  開什麼玩笑,美國壟斷墨西哥灣石油的時候,也沒見洛克菲勒邀請皇家殼牌一起開發啊,反倒是因為北查科地區的油田,引發了查科戰爭。筆趣閣

  在這場戰爭裡,皇家殼牌支持的巴拉圭雖然贏得了戰爭的勝利,最終獲得北查科油田主導權的卻是美孚,英國贏了面子輸了裡子。

  現在英國的勘探隊在意屬北非發現了油田,美國人居然舔著臉來利益均沾,真當我大英帝國好欺負是不是。

  “勳爵,我沒有別的意思,在開採油田這方面,美國有豐富的經驗,如果我們可以就地解決石油供應,那麼我們就有更大的把握贏得勝利。”埃森豪威爾理直氣壯,在和英國的合作中,美國佔據主導地位。

  北非戰役結束後,亞歷山大被封為“突尼斯的亞歷山大勳爵”,成為貴族將軍。

  意大利人太倒黴了,如果意大利人在世界大戰爆發前發現了油田,那麼盟軍擊敗隆美爾,就會付出更多代價。

  擊敗是肯定可以擊敗的,缺少油料只是隆美爾失敗的一個原因,連主要原因都算不上,德國和意大利的工業能力不足才是隆美爾失敗的主要原因。

  北非戰役打到最後,英軍損失一百輛坦克,轉眼就能補充二百輛,而且還越來越先進。

  隆美爾的坦克卻是越打越少,就算有足夠的油料,隆美爾也無法逃脫失敗的命運。

  全世界的絕大多數油田,挖出來還需要提煉之後才能用,只有油井還不夠,建設煉油廠是個漫長的過程。

  北非和波斯灣的油品差不多,油質好到不需要精煉就能用的程度,這塊肥肉埃森豪威爾是無論如何不會放棄的。

  “將軍,英國同樣不缺少開採石油的經驗,我可以保證,會和美軍分享開採的石油。”亞歷山大不鬆口,給油可以,不要錢都行,但是生產環節必須牢牢控制在英國手中。

  “勳爵,我們現在最大的目標是贏得勝利,不要因為這些細枝末節,影響到我們之間的合作。”埃森豪威爾步步緊逼,別忘了聯合王國還得抱美國的大腿。

  亞歷山大就呵呵。

  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飢,石油對於美國來說或許是細枝末節,可對於大英帝國來說就是生死攸關。

  至於和美國的合作,倫敦還真沒有多重視。

  倫敦看重美國,是希望美國能對南部非洲的影響力擴張形成制衡,並非不可或缺。

  現在情況很明朗了,就算沒有美國,盟軍依然可以戰勝軸心國,美國對於盟軍的重要性,正隨著俄羅斯戰場的形勢好轉逐漸下降。

  所以拿這個做威脅,怎麼可能威脅到亞歷山大嘛,沒有了美國的大腿,還有南部非洲的大腿可以抱。

  讓亞歷山大沒想到的是,埃森豪威爾的威脅並不是說說而已,當天晚上,就有一支美軍部隊抵達英國人剛剛發現的油田。

  “抱歉,這裡是英軍轄區,你們無權進入,請儘快離開。”負責保護油田的英軍軍官盡職盡責,你們這幫美國佬想幹嘛,居然還開著卡車,相當油耗子偷油嗎?

  “得了吧夥計,這裡是盟軍防區,根本就沒有明確的分界線。”帶隊的美軍軍官嬉皮笑臉,他倒也沒有說謊,沙漠裡也不可能存在涇渭分明的控制線。

  沙漠是會移動的,除非樹個界碑在哪兒,否則分界線這種東西根本數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