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162 巴巴羅薩計劃

  南部非洲參戰後,已經有超過500人獲得英國政府的嘉獎,其中僅不列顛帝國勳章就發出去339枚,跟批發一樣。

  不列顛帝國勳章是在上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立的,和其他勳位一樣,不列顛帝國勳章也有數量限制,當然在世界大戰期間,這一規定形同虛設。

  “我們得到情報表明,德國人正在準備新的進攻,為了確保安全,我準備將一部分運輸機轉移到開羅,當然這必須是在不影響對圖卜魯格補給的前提下。”蘇建平並不信任第八集團軍的戰鬥力。

  有一個情況要說明。

  德國即將發動“巴巴羅薩計劃”的同時,日本在亞洲動作頻頻,山下奉文手下的日本第25集團軍,總兵力已經從7萬人增加到13萬人,英國政府考慮到英屬馬來亞的安全,將澳大利亞第五師和第三師調往英屬馬來亞防禦,現在英國第八集團軍的主力部隊已經換成英印部隊。

  眾所周知,印度部隊的戰鬥力就是個笑話,要不然也不至於訓練了整整兩個月,第八集團軍能開動的坦克只有180輛。

  對於英國來說,坦克能開動就具備戰鬥力,反正只是價格昂貴一點的炮灰。

  按照南部非洲標準,第八集團軍的坦克手幾乎沒有一個是合格的,南部非洲訓練一名輕步兵都需要六個月,訓練一名坦克手只會需要更長時間。

  “只要圖卜魯格還控制在我們手上,隆美爾就沒有能力發動進攻。”奧金萊克同樣不信任南部非洲的判斷,英國也有自己的情報渠道。

  這就讓人很無奈了。

  在“巴巴羅薩計劃”上,大鬍子不相信羅克和溫斯頓的提醒,對德國人在邊境集結重兵毫不擔心。

  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大鬍子更相信,俄羅斯軍隊能阻止德軍部隊的進攻。

  在隆美爾的作戰計劃上,奧金萊克同樣不相信南部非洲的判斷。

  或許在奧金萊克看來,蘇建平的提醒,多半是在為南部非洲陸軍進入北非參戰製造藉口。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蘇建平只能做好準備,儘可能減少南部非洲空軍的損失。

  就在各方的猜忌中,時間在迅速流逝,6月21號,在完成了既定作戰任務後,第35師主動從蓬比亞撤離,德軍在付出近3.5萬人的傷亡後,終於將克里特島全部佔領。

  德軍的3.5萬損失裡,傘兵損失超過4000人,其中包括第7空降師師長薩斯曼少將。

  空降部隊的損失超過6000人,也就是說僅僅在伊拉克利翁,德軍的損失就超過一萬,這還沒有算山地部隊和裝甲部隊的損失呢。

  不過這也足夠讓小鬍子心疼了。

  伊拉克利翁的戰鬥結束後,小鬍子看到戰報勃然大怒,和損失慘重的空降部隊,傘兵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不但師長陣亡,而且還有將軍主動投降,如果不是戈林堅持,小鬍子差點將傘兵撤編。

  和另一個時空一樣,克里特島戰役結束後,德國再也沒有實施過大規模空降作戰,傘兵缺少重火力的缺點,在克里特島戰役中暴露無遺,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小鬍子不想再拿傘兵冒險。

  讓安東尼·瓊斯遺憾的是,威廉·李斯特充分吸取教訓,第35師固守蓬比亞的過程中,德軍並沒有向蓬比亞發動攻擊。

  第35師白白在蓬比亞堅守一個星期,沒有任何戰鬥爆發。

  這讓安東尼·瓊斯很生氣,第35師撤離的時候,安東尼·瓊斯下令將機場、碼頭,以及第35師的陣地全部破壞,所有物資能帶走的都帶走,帶不走的全部炸燬,一根螺絲釘也不留給德國人。

  僅軍用炸藥,第35師就消耗了20噸。

  希臘戰役徹底結束的時候,德意北非軍團向英國第八集團軍發動了新的進攻。

  隆美爾確實是很善於抓機會,澳大利亞第五師撤走之後,填補防線的澳大利亞第9師,還有相當一部分重武器沒有送過來,這導致澳大利亞第9師的防禦力嚴重不足。

  亞瑟也不知道英國人為什麼這樣做。

  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第五師撤走的時候,把重裝備留在陣地上就行,第九師調過來之後就可以無縫銜接,不給德國人留下進攻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