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155 海戰可以輸,俾斯麥必須死

  簡單說就是南部非洲聯盟國家提供原材料和市場,南部非洲負責提供聯盟國家所需要工業品,以及為聯盟國家提供必要的保護。

  本質上這跟殖民時代英國和法國在非洲實行的統治方式沒什麼區別。

  加上了“內部分工”,馬上就變成聯盟國家齊心合力創造美好大非洲的和諧局面。

  南部非洲聯盟國家肯定不甘於只作為南部非洲的原料產地,以及商品傾銷市場。

  不過他們沒有其他選擇的餘地,英國政府也希望能從剛果王國和剛果共和國,進口木材和礦產資源。

  可是即便英國人給出的價格,比南部非洲企業的採購價更高,剛果王國和剛果共和國還是選擇賣給南部非洲人。

  不是剛果人更高尚。

  也不是南部非洲人更慷慨。

  剛果人也想賺更多錢,但是不敢。

  這就是南部非洲聯盟團結一心的真正原因。

  放大到歐洲也一樣。

  現在英國和俄羅斯還能跟南部非洲談條件。

  等英國和俄羅斯的國力繼續被消耗到無以為繼的地步,南部非洲自然而然就可以獲得這個世界的領導權。

  “美國人怎麼辦?”阿爾文還是擔心,這個世界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歐戰爆發之前,俄羅斯和德國的關係夠好了,幾乎好到穿一條褲子。

  芬蘭戰役之後,德國人認清了俄羅斯的虛弱,雙方關係已經開始微妙的變化。

  到俄羅斯對羅馬尼亞石油產地暴露野心的時候,小鬍子終於下定決心解決俄羅斯人的潛在威脅。

  明明軍隊毫無戰鬥力,胃口還這麼大。

  谷</span>把溫斯頓評價意大利人的話送給俄羅斯人一點也不過分:胃口奇大,卻長著滿口爛牙。

  所以都是活該。gsxsw.c0m

  “美國人的援助難道不是有條件的嗎——哦,對了,美國人根本就沒有援助。”羅克輕笑,這個世界的美國,註定會被邊緣化。

  另一個時空,盟軍是不依靠美國不行,所以美國才收穫了最豐厚的果實,成功取代英國成為民主國家的領導人。

  這個時空南部非洲橫空出世,跟歐洲國家的關係,比美國跟歐洲國家的關係更好,英法有了更好的選擇,美國人被冷落很正常。

  別忘了一直以來,歐洲國家對美國人態度。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有會去主動討好一個由罪犯和流浪漢組成的國家呢。

  “亞洲怎麼辦——我們應該主動進攻。”阿爾文對亞洲還是念念不忘。

  南部非洲參戰後,阿爾文重回軍中,在印度洋戰區服役。

  南部非洲在歐洲就算不夠積極,閃光點還是有的,只要出手必有收穫。

  在亞洲,南部非洲都不能用“不夠積極”來形容,而是毫無作為,徹底躺平。

  這就讓阿爾文很不甘心。

  明明印度洋艦隊和第四集團軍擁有強大實力,分分鐘可以把加入維希法國的法屬印度支那推平,羅克卻命令安琪維持防線,不許主動出擊,這讓阿爾文很失望。

  “還不到時間——如果你想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收穫,就必須保持耐心。”羅克不著急,日本聯合艦隊時刻防備著印度洋艦隊的進攻,拉上美國人一起欺負日本人,才是羅克的目的。

  說白了還是利益。

  世界大戰如火如荼,南部非洲試圖漁翁得利,美國人也在蠢蠢欲動。

  羅克現在最擔心的是南部非洲主動出擊,最後卻讓美國人撿便宜。

  所以一定要把美國人拖下水。

  其實也快了。

  現在全世界還沒有參戰的大國,一個是俄羅斯,一個是美國。

  德國進攻俄羅斯在即,美國人也別想獨善其身。

  和德國即將進攻俄羅斯相比,羅克更關心的是突入大西洋,擊沉“胡德”號之後不知所蹤的“俾斯麥”號戰列艦。

  1936年,德國決定建造“俾斯麥”號戰列艦。

  當時英國曾要求德國將“俾斯麥”號戰列艦的排水量限制在35000噸,這個要求被小鬍子以德國不是《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簽字國為由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