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081 假傳聖旨

  德軍戰鬥機起飛作戰,雙方投入的飛機數量超過一千架,在馬斯河上空激烈交手。

  此時英法聯軍的地面部隊已經全線潰敗,德國空軍擁有地面火力的支援,英法聯軍傷亡慘重,數百架飛機被擊落,僅德國第二高炮團就擊落了112架英法聯軍的飛機。

  僅僅一天,英法聯軍損失了近60%可以作戰的飛機,從此喪失制空權,只能在夜間出動。

  自從戰爭爆發以來,古德里安指揮的第19裝甲軍表現出色。

  古德里安的推進速度,不僅讓英法聯軍措手不及,連德國統帥部都開始感到擔憂,軍團指揮官保羅·馮·克萊斯特兩次下令,命令古德里安暫時停止攻擊,等待其他德軍部隊。

  古德里安兩次都以辭職抗爭,將裝甲部隊的特點發揮的淋漓盡致。

  第19裝甲軍的前進速度,比英法聯軍逃跑的速度都快。

  第19裝甲軍甚至沒時間收容英法聯軍的俘虜,在面對大群大群潰敗的英法聯軍士兵時,古德里安手下的裝甲兵用擴音器喊話:我們沒有時間俘虜你們,你們要放下武器,離開道路,不要擋路——

  5月16日,古德里安督促手下的3個裝甲師向西轉進,目標是直抵英吉利海峽東岸的敦刻爾克地區。

  20日,第19裝甲軍佔領亞眠,在阿貝維爾附近抵達英吉利海峽。

  這個速度太快了。

  快到德軍統帥部來不及下令。

  直到第二天,古德里安才接到德軍統帥部的下一步作戰命令::由阿布維爾向北推進,以佔領海峽諸港為目標。

  此時的第19裝甲軍,距離敦刻爾克只有不到100公里。

  越過敦刻爾克,就是聖洛克。

  德國人的進展之迅速,讓聖洛克方面也措手不及。

  前文說過,自從歐戰爆發,聖洛克就成為法國人逃離法國的主要途徑。

  並不是所有抵達聖洛克的人,都會馬上離開聖洛克,還有一部分對法國抱有幻想的人只是短暫停留,他們還幻想著不久以後戰爭就會結束,那樣他們就可以回家。

  德國人的進攻速度實在太快了。

  5月10號德國啟動“鐮刀計劃”,盧森堡當天不戰而降。

  荷蘭人表現的更糟糕,盧森堡只有30萬人,還沒有a集團軍的兵力多,不戰而降還能說得過去。

  1940年,荷蘭擁有920萬人口,海軍實力排名世界第九,陸軍擁有6萬常備軍,人數雖然少,但是荷蘭擁有完備兵役制度,部隊裝備好,官兵素質高,預備役人員高達27萬。

  德國入侵波蘭的第二天,荷蘭就進行全國總動員,組織十個步兵師配合英法聯軍防禦德軍進攻。

  荷蘭人知道自己無力對抗德軍的進攻,於是把希望放在英法聯軍上,荷蘭的策略就是拖住德軍,等待英法聯軍的增援。

  德國人的攻勢凌厲程度,遠遠超出荷蘭人的預料。

  5月10號當天,德軍第7航空師的四千傘兵出其不意空降到了荷蘭海牙、鹿特丹一帶,這個區域是荷蘭防禦的核心地帶。

  傘兵部隊佔領機場後,一個完整的空降師陸續抵達。

  11號,德國空軍開始對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進行地毯式無差別轟炸。

  12日晚,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通知荷蘭女王及內閣大臣,荷蘭軍隊已經沒有能力抵抗德軍的進攻,英法聯軍的增援也遙遙無期。

  13日,威廉明娜女王攜幾個內閣大臣登上一艘英國驅逐艦逃往倫敦。

  臨走時,威廉明娜女王授權溫克爾曼作為全權代表,在適當時機宣佈投降。

  15號,僅僅在德軍發動攻擊四天後,荷蘭宣佈投降。

  讓荷蘭人沒想到的是,荷蘭人投降的太快了,德國人都沒有做好準備,以至於荷蘭投降之後,德國空軍沒能及時得到消息,又對鹿特丹進行了整整十個小時的狂轟濫炸。

  等德國空軍停止轟炸的時候,鹿特丹已經被徹底炸成廢墟。

  和一天投降的盧森堡,四天投降的荷蘭相比,比利時運氣比較好。

  這還得感謝德國戰前釋放的煙霧彈,讓英法聯軍對德國的“業樓計劃”深信不疑,所以在b集團軍向比利時發動進攻後,英法聯軍對德國主攻方向的判斷出現失誤,將主力部隊調往比利時加強防守,比利時才沒有迅速投降。

  不過也快了,古德里安向北掃蕩的時候,比利時正規軍已經全部被殲,投降也進入倒計時。

  自從戰爭爆發後,古德里安率領的第19裝甲軍,是德軍表現最出色的部隊。

  在向北發起攻擊後,第19裝甲軍繼續勢如破竹,23日上午佔領布洛涅和加來,24日下午到達格拉夫林,離敦刻爾克只有10英里。

  到達——

  此時的德軍右翼,喬爾格-漢斯·萊因哈特率領的第41裝甲軍,已經抵達聖洛克。

  自從鐮刀計劃啟動之後,更多法國人和比利時人湧向聖洛克,希望逃離歐洲。

  不僅僅是普通人,此時湧入聖洛克的,還包括驚慌失措慌不擇路的英法聯軍士兵。

  南部非洲此時還沒有參戰,按照《國際法》,聖洛克作為南部非洲的領土,可以臨時接納難民,卻不能接納英法聯軍士兵。

  英法聯軍官兵也不傻,他們逃跑的路上就將武器直接丟棄,把軍裝脫掉,混入真正的難民人群中進入聖洛克。

  聖洛克方面一開始還試圖維持秩序。

  但隨著越來越多難民的抵達,秩序越來越難以維持,所有入口處行李和武器堆積如山,路上全部是被遺棄的汽車和馬車,排隊的人群一眼望不到盡頭,炮彈的爆炸聲已經隱約可聞。

  港務辦公大樓,大多數工作人員已經提前撤離,貴重財物也已經全部運走,該銷燬的文件已經全部銷燬,聖洛克市長林鑄親手鎖上辦公大樓大門,對身邊的海關總長本·菲爾德說:“你們走吧,我要最後一個離開聖洛克。”

  海軍的艦長們有以身殉艦的傳統,林鑄身為聖洛克市長,也要戰鬥到最後一刻。

  “市長先生,您沒有必要這樣做。”本·菲爾德一臉凝重,林鑄今年32歲,尼亞薩蘭大學畢業,先後在洛城市政府、尼亞薩蘭州政府、正義宮任職,前途無量。

  “不,我是勳爵親自任命的聖洛克市長,我要回報勳爵的信任。”林鑄態度堅定,只要還有南部非洲人滯留在聖洛克,林鑄就不會離開。

  本·菲爾德用求助的眼神看聖洛克分艦隊司令曹士秀。

  曹士秀畢業於尼亞薩蘭海軍學院,最開始服役於印度洋艦隊,從一名普通的通訊官做起,歷任護衛艦艦長、驅逐艦艦長、輕型巡洋艦艦長,去年被任命為“聖洛克”號重型巡洋艦艦長,年初擔任聖洛克分艦隊司令。

  “老林,法國人輸定了,聖洛克也守不住,你的身份特殊,如果被德國人俘虜,會給勳爵製造更大的麻煩。”曹士秀不想看到林鑄被德國人俘虜。

  身為南部非洲高級軍官,曹士秀很清楚,一旦法國投降,那麼距離南部非洲參戰就不遠了。

  一旦法國投降,歐洲還在對抗德國的國家就只剩下英國。

  雖然部分法軍部隊會和波蘭人一樣撤往英國本土繼續戰鬥,大英帝國終究孤掌難鳴。

  現在的局勢非常險惡,英國需要一個強大的盟友,不僅僅是實力上,更重要的提升盟軍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