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1734 夠不著怎麼打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海軍現在已經開始建造“遊騎兵”號航空母艦。

  “遊騎兵”號是美國真正以航母為目的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在設計“遊騎兵”號的時候,美國海軍參考日本航母的經驗,認為航空母艦的最大功用是與戰列艦配合作戰,只要保證載機量,航速與戰列艦相當,輕防護的小型航母即可滿足海軍需要。

  所以在很多海軍軍官強烈建議參考南部非洲“伊麗莎白”級航空母艦設計新航母的情況下,美國海軍航空署還是決定採用排水量只有13800噸的“小航母”方案。

  這個小航母就是“遊騎兵”號了。

  這裡要說明的是,美國在《華盛頓海軍條約》中獲得了135000噸的航母配額,“蘭利”號退出現役後,兩艘“列剋星敦”級的標準排水量一共66000噸,所以美國人是準備一口氣建造五艘“遊騎兵”,這樣就能將航母配額補滿。

  只可惜“小航母”方案先天不足,等到進行試航時才發現“遊騎兵”號的耐波性不良,飛機在海情較差時的起降較為危險;幾次“艦隊問題”演習中發現,“遊騎兵”號的甲板過窄,航速太慢,這讓魚雷轟炸機在航艦上的操作有非常多限制,尤其在沒有足夠的風勢幫助下,攜帶魚雷的轟炸機幾乎無法起飛。

  於是“遊騎兵”在僅僅建造了一艘之後,就取消了後續的四艘造艦計劃。

  美國也從此再也沒有進行過建造“小航母”的嘗試。

  這時候歐內斯特·金對於“遊騎兵”還頗為期待呢。

  不過更讓歐內斯特·金憂心的是艦載機問題,美軍新裝備的“地獄犬”雖然性能不錯,但是和南部非洲裝備的“狂風”還是有差距,航空母艦的所有攻擊力都是靠艦載機實現的,雖然“列剋星敦”號上安裝了四座雙聯裝203毫米口徑艦炮,歐內斯特·金從來對這些艦炮沒有過任何期待。

  “巴蘇陀蘭”號和“列剋星敦”號不同,不僅沒有203毫米火炮,連127毫米高平兩用炮都沒有。

  “巴蘇陀蘭”上裝備的是40毫米高射炮,而且全部都是四聯裝那種,數量達到了空前的104門之多。

  “真是個完美的航空母艦!”歐內斯特·金每一次看到“巴蘇陀蘭”號都會感嘆不已。

  美國海軍建造新航母的時候,歐內斯特·金是傾向於建造“大航母”的。

  在歐內斯特·金看來,美國海軍航空署放著“伊麗莎白”級航空母艦不參考,反而參考剛剛起步的日本航母,這種行為簡直就是腦殘。

  畢竟“伊麗莎白”級航空母艦參加過世界大戰,而且經受住了考驗,證明“伊麗莎白”級航母是一種性能相當完美的航空母艦。

  讓歐內斯特·金隱隱不安的是,南部非洲已經開始建造下一級航空母艦。

  限於情報工作的滯後,美國海軍現在還沒有關於南部非洲新一代航空母艦的數據,不過從一些沒有經過證實的消息渠道判斷,南部非洲新一代航空母艦的排水量應該在30000噸左右,這個排水量雖然比“伊麗莎白”級沒有高多少,載機量卻從“巴蘇陀蘭”的108架提高到130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