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1481 **樂





“錢這東西是賺不完的,差不多就得了——”羅克不強求,小斯的個人道德修養,會決定小斯事業的最終高度,強勢如老塞西爾·羅德斯,另一個時空去世後依然落得個一地雞毛,羅克不想看到小斯重蹈老塞西爾·羅德斯的覆轍。




“我也不知道具體情況,你總得給我點時間。”小斯沒說謊,他名下大大小小几十家公司,不可能瞭如指掌。




這就跟羅克一樣,羅克對於名下財產的瞭解,可能都還不如扎克。




羅克也知道小斯的情況,小斯本人並不壞,不會發這種國難財。




南部非洲遭遇旱災的時候,其他國家其實也不好過。




同樣是十二月份,印度多地暴雨頻發,洪澇災害嚴重,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美國五大湖工業區發生嚴重的雪災,道路交通斷絕,工廠被迫停工,數百人被凍死。




困擾倫敦的還是霧霾,和其他被稱為“霧都”的城市不同,倫敦的大霧更多是由工業汙染造成的,每年冬天都有數百人罹患呼吸道疾病去世,即便如此,也沒有引起英國政府的重視。




這時候比拼的就是國家的管理能力,英國美國還好,畢竟底蘊深厚抗災能力強,挺一挺就能過去。




印度徹底悲劇,忍受著洪水的同時還要被英國壓榨,貧民連肚子都填不飽,絕望的在死亡線上掙扎。




相比之下南部非洲的受災程度是最輕的,農場主的損失雖然大,餓死人的情況肯定不會發生,食品的價格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市場基本穩定。




還是在十二月,在南部非洲和美國的見證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七國代表在瑞士洛迦諾簽訂了《洛迦諾公約》。




《洛迦諾公約》是八個文件的總稱,是一戰中的歐洲協約國與中歐及東歐新興國家嘗試確認戰後領土界線,並爭取與德國恢復正常關係。




這個八個文件分別是德、比、法、意、英五國簽訂的《相互保證條約》,桃月規定德、法、比互相保證德比、德法邊界不受侵犯,遵守《凡爾賽和約》關於萊茵區非軍事化的規定,英和意充當保證國,承擔援助被侵略國的義務。




除此之外德國和比利時、法國、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分別簽訂《仲裁條約》,條約規定德國和比、法、波、捷用和平方式解決彼此間的糾紛,每一組締約國分別設立一個常設調解委員會處理雙方之間的問題。




最後是法國和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分別簽署的《保障條約》,規定在任何一方抵禦遭受無端襲擊時必須互相支援。




《洛迦諾公約》的簽訂,對於戰後歐洲的和平穩定有著重要意義,會議標誌著法國和德國的和解,敵人重新成為朋友,“洛迦諾精神”,即善意與和解的精神取代了過去的猜忌和對抗,似乎一戰導致的怨恨和痛苦已經結束了,一個和平與和解的時代即將到來。




不要太樂觀,只是似乎而已,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一紙合約並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洛迦諾公約》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