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1421 解鈴還須繫鈴人





埃蒙·德·瓦萊拉出生於1882年,1913年加入愛爾蘭志願軍,參與愛爾蘭自治運動,1916年參加復活節起義被捕,但由於他是美國國籍,1917年被釋放。




1919年埃蒙·德·瓦萊拉第二次被捕後從林肯監獄越獄,喬裝前往美國籌集到600萬美元資金用於愛爾蘭獨立,1924年組建愛爾蘭共和黨。




先不說埃蒙·德·瓦萊拉的為人怎麼樣,他這個籌集600萬美元就很有意思,美國人似乎很熱衷於這種事,他們自己連給一戰退伍軍人的退伍金都拿不出,給愛爾蘭人卻很大方。




“瓦萊拉先生,倫敦不可能接受你這種要求,我們在《英愛條約》中說的很清楚,南部26郡組成自由邦,北部六郡屬倫敦直轄,你們現在不能推翻這一切。”斯坦利·鮑德溫也是沒辦法,其實放愛爾蘭徹底獨立也不是不行,可是大英帝國丟不起這個人。




丟人是小事,萬一愛爾蘭獨立,這讓南部非洲和澳大利亞、加拿大怎麼想?讓印度怎麼想?




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是很恐怖的,羅克不想南部非洲徹底脫離英聯邦,斯坦利·鮑德溫也不想讓南部非洲脫離英聯邦。




“《英愛條約》並不是現在的愛爾蘭議會批准的,當初在《英愛條約》上簽字的格里菲斯和柯林斯一個病死,一個被你們暗殺,現在《英愛條約》已經失去效力——”瓦萊拉徹底撕毀《英愛條約》,斯坦利·鮑德溫怒不可遏。




“誰是被我們暗殺的?”斯坦利·鮑德溫憤怒異常,柯林斯確實是遇刺身亡,可真不是英國政府幹的。




《英愛條約》簽訂後,英國已經事實上放棄了對愛爾蘭的大部分權利,這時候刺殺柯林斯沒有任何意義。




相反暗殺才是愛爾蘭人最擅長使用的方式,愛爾蘭人不僅暗殺英國政要,也使用這種方式排除異己。




可惜英國也沒有證據證明柯林斯是愛爾蘭人自己殺死的,這就是個糊塗賬。




“柯林斯——或者格里菲斯也是——”瓦萊拉態度果斷,格里菲斯名義山是病死,實際上天知道。




這個事沒法說,英愛戰爭結束後,愛爾蘭新芬黨陷入分裂,愛爾蘭隨即陷入長達三年的內戰,不久分別擔任自由邦行政委員會主席和總理的格里菲斯以及柯林斯就先後死亡。




現在說這個事已經沒有意義,新芬黨分裂後瓦萊拉成立共和黨,按照誰收益誰負責的邏輯倒推,瓦萊拉其實嫌疑最大。




“等等埃蒙——”斯坦利·布魯斯試圖發言。




“憋說話布魯斯,這是我們和倫敦之間的問題,和你們澳大利亞沒關係。”瓦萊拉直接把話堵死,不給斯坦利·布魯斯發言的機會。




這一天的會議不歡而散,晚上羅克和布魯斯、威廉·金再次聚餐,這一次還加入了溫斯頓。




“難道柯林斯和格里菲斯真的是——”羅克也懷疑英國政府的節操,渾水摸魚也很正常。




“你在說什麼洛克,這種事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溫斯頓借酒消愁,一杯接一杯喝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