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1346 親愛的




  “溫斯頓,別忘了我們為了戰勝德國人,犧牲了110萬士兵——”



  “他怎麼會忘記呢,世界大戰期間,他可是首相——”



  溫斯頓的話不僅沒有讓議員們冷靜下來,反而引起議員們的冷嘲熱諷。



  別以為溫斯頓帶領英國打贏了世界大戰,溫斯頓就會成為英國的英雄。



  看看基欽鈉,世界大戰剛結束就被“發配”到南部非洲。



  再看克里蒙梭,世界大戰後連總理都當不成。



  還有霞飛和黑格,不管怎麼說,這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現在卻都被打入冷宮,沒有被追究責任就是萬幸。



  所以說歐洲人都是很“健忘”的,別看他們整天把“感恩”掛在嘴邊上,實際上歐洲人是全世界最不懂“感恩”的人,如果你想幫助歐洲人,那就一定要記得“施恩不圖報”,否則你一定會後悔。gsxsw.c0m



  “溫斯頓,我沒有忘記世界大戰期間南部非洲做出的貢獻,不過那並不能成為南部非洲凌駕於我們之上的理由,世界大戰是所有人的戰爭,也包括南部非洲在內,他們不是在幫助大英帝國,而是在拯救他們自己。”拉姆齊·麥克唐納得意洋洋,在這個問題上他已經立於不敗之地。



  “拉姆齊,我要提醒你,戰爭的陰雲並沒有遠離,未來我們依然需要南部非洲的幫助,才能面對更復雜的國際局勢。”溫斯頓現在也堅信,第二次世界大戰在不遠的將來一定會爆發。



  “哈哈哈哈,溫斯頓,戰爭不可能再次爆發了,至少我們這代人,不需要再面對戰爭的威脅。”拉姆齊·麥克唐納很樂觀,這也代表著英國的主流思維。



  不得不說,很多時候,真理確實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凡爾賽合約》剛剛簽訂的時候,法國元帥福煦就曾經哀嘆:所謂的德國投降書不過是二十年停戰協議。



  羅克和基欽鈉也堅持認為,德國一定不甘心失敗,未來還會再次挑起戰爭。



  溫斯頓也是這樣認為的,各國在倫敦召開會議準備開啟“道威斯計劃”的時候,溫斯頓就曾經提醒各國代表注意這個問題。



  可惜除了羅克和溫斯頓之外,並沒有其他人正視德國的威脅。



  或許也有人注意到這個問題,但是卻不願意承認,人們更願意相信和平已經到來,就像拉姆齊·麥克唐納一樣樂觀。



  “如果你這樣想,那麼將來你一定會後悔的——”溫斯頓簡直痛心疾首,他不知道現在的英國是怎麼了,他想改變大英帝國,但是卻有心無力。



  “將來我會不會因為戰爭後悔,現在我還不知道,我確信的是,如果我護士南部非洲的威脅,那麼我就無法面對我的良知!”拉姆齊·麥克唐納義正言辭,溫斯頓也不知道他的良知是什麼東西。



  一場會議下來,溫斯頓心力交瘁。



  這其實不能怪別人,溫斯頓在下院沒有朋友,保守黨人不喜歡溫斯頓,自由黨人自顧不暇,工黨把溫斯頓看成是貴族階層和南部非洲的利益代言人,雖然這沒錯,但是這和溫斯頓設想中的並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