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1271 自相殘殺是不可能自相殘殺的




  “好的,我隨時等您到電話。”陳協毫不氣餒,楊·史沫資有自己的小算盤,可是陳協也不傻。



  離開楊·史沫資的辦公室,排在陳協後面等待楊·史沫資接見的,是羅德西亞航空高級經理德·阿爾梅達。



  作為同行,陳協和德·阿爾梅達也是老熟人。



  兩人擦肩而過的時候,德·阿爾梅達給了陳協一個詢問的眼神。



  陳協保持微笑,點頭的幅度很小,送陳協出門的秘書毫無察覺。



  稍晚些時候,陳協就接到德·阿爾梅達的電話,兩人在一家小酒館裡“不期而遇”。



  “咱們的這位州長閣下可真難纏,他大概是把我們當成了慈善家——”德·阿爾梅達和陳協見面之後就連連抱怨,其實也可以理解,誰都希望爭取更大利益。



  “那你準備怎麼辦?”陳協要了一杯橡樹鎮葡萄酒,德·阿爾梅達要的是黑啤酒。



  “還能怎麼辦,難道你們尼亞薩蘭航空會讓出更多利潤?”德·阿爾梅達呵呵冷笑,南部非洲到現在只有尼亞薩蘭航空和羅德西亞航空兩家航空公司,楊·史沫資其實也沒多少選擇的餘地。



  考慮到羅克和小斯的關係,楊·史沫資的設想多半要落空,尼亞薩蘭航空和羅德西亞航空才不會因為布隆方丹機場自相殘殺,兩家聯手保持默契,才是維持利潤的不二法門,競爭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存在,但是不能影響到根本利益。



  以及兩家航空公司之間的感情。



  “其實也不是不行,機場的修建費用少一些,飛機賣的貴一些不就行了——”陳協從尼亞薩蘭大學畢業才不過三年,現在已經是一個合格的商人。



  “哈哈哈哈,修建機場的費用不減少,飛機的價格也不降,那樣利潤不是更多——”德·阿爾梅達也是個黑了心的,航空公司盈利並不靠機場,機場修好了總是需要飛機的,而飛機又是消耗品,這才是航空公司盈利的核心。



  “聽說你們也要拓展歐洲業務,現在進行的怎麼樣?”陳協對羅德西亞航空公司的動向很感興趣,尼亞薩蘭航空公司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拓展歐洲業務,現在進行的還不錯。



  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就加大了對民用航空方面的研究,包括英國本土、美國、法國、意大利都成立了自己的航空公司,就連日本都試圖加入其中分一杯羹。



  不過總體上說,尼亞薩蘭航空的先發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民用飛機,尼亞薩蘭航空生產的飛機佔據七成以上,剩下的三成中,羅德西亞航空又分走了近兩成,其他航空公司就步履維艱。



  南部非洲兩家公司的競爭對手中,還處於試飛階段的日本就不說了,最慘的應該是意大利,到現在一架飛機都沒有賣出去,基本處於破產邊緣。



  “你個尼亞薩蘭航空的人還好意思問這個問題?歐洲的業務要是發展的很好,我又何必跑到布隆方丹跟你死磕。”德·阿爾梅達不樂觀,在南部非洲,羅德西亞航空還可以和尼亞薩蘭航空競爭一下,出了南部非洲,羅德西亞航空幾乎毫無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