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1177 彪騎兵




  加拿大國內的兩大群體,一個是英裔,一個是法裔。



  英裔還好點,為大英帝國作戰天經地義,尚武精神還可以,參軍還是很踴躍的。



  法裔就有點讓人發愁,加拿大的法裔,正是為了躲避歐洲大陸的戰爭,才從法國移民到加拿大。



  結果到了加拿大一看,哦豁,感情加拿大的處境未必比法國強多少,法國雖然時刻面臨德國的威脅,但勉強勢均力敵。



  加拿大面臨的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世界大戰期間,加拿大魁北克地區的法裔因為抵制徵兵,被時任內政部長的阿瑟·米恩稱為“低等民族”。



  “我們的財政狀況不妙,無法籌集到足夠多的經費——”財政部長道格拉斯·多明戈面無表情,整頓軍備可以,加拿大政府沒錢,倫敦買單嗎?



  “加拿大國土面積龐大,美加之間有漫長的邊境線,如果我們要防禦每一寸國土,那麼至少需要百萬軍隊。”國防部長讓·戈登苦笑,加拿大一共才800萬人,百萬軍隊?



  做夢!



  “現在不是1814年了——”阿瑟·克里最後總結。



  1812年,英美之間的第二次獨立戰爭爆發。



  美國向加拿大發起攻擊,加拿大人積極參戰迎擊美軍,戰爭期間,加拿大民兵表現出色,作戰勇猛,和美軍不分勝負。



  1814年,英國在歐洲終於戰勝了拿破崙,得以騰出更多的兵力用於北美戰場。



  同年,英軍佔領了美國緬因州,緊接著攻入美國首都華盛頓,時任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被迫逃亡到了弗吉尼亞。



  為了報復美軍在1813年火燒約克城(多倫多),英軍以及加拿大民兵在將華盛頓掠奪一空之後,把美國總統府邸都給燒了,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火燒白宮”。



  戰爭結束後,美國政府為了掩蓋白宮被焚燒後留下的痕跡,就用白色油漆將總統官邸徹底粉刷,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白宮”。



  1814年,加拿大民兵配合英軍部隊可以攻佔華盛頓。



  一百年過去了,加拿大現在800萬人口,美國一億人,而且國力差距還這麼大。



  說句不好聽的,美國一人吐口口水,就能把加拿大人淹死。



  “所以呢?一百年前同樣面對戰爭時,那些勇敢地加拿大人去哪兒了?”朱利安·賓大聲疾呼,兄弟們衝啊,你們要是戰死了,你們的老婆女兒我會照顧的——



  阿瑟·克里不說話,世界大戰後,英國承諾的撫卹金現在還沒兌現呢,現在的加拿大人不好忽悠了。



  至於一百年前那些勇敢的加拿大人,墳頭的草都三長高了。



  打打打,拿什麼打?



  萬一打起來,沒準就真成了敵人有狼牙棒,我們有天靈蓋。



  “我們需要倫敦的幫助。”阿瑟·克里還有有氣節。



  “倫敦恐怕靠不住,真正能為我們提供幫助的是南部非洲——”讓·戈登比較現實。



  “南部非洲的開價太高——”有人擔心。



  “把好處給南部非洲,總比被美國人搶走好。”有人肉爛了都在鍋裡。



  這時朱利安·賓的秘書快步過來,在朱利安·賓耳邊低聲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