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1121 工具人不需要有思想


用楚雲飛的話說,就算是一萬兩千頭豬,兩個半小時也抓不完。



抓俘虜卻簡單得很,只要有一個投降的,馬上就有一大片投降。



需要說明的是,這支殖民地僕從軍主要是由西非當地人組成的,結構和保護傘差不多,白人擔任軍官,士兵都是非洲人。



同樣的結構,戰鬥力卻天壤之別,盧安達重傷時,發生在叛軍身上的那一幕,在殖民地僕從軍這邊再次上演,居然毫無違和感。



“派人把這些戰俘全部送回卡梅亞修鐵路,我們繼續向羅安達前進。”法爾塔不驕傲,擊敗一支殖民地僕從軍,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這些俘虜的身體素質還是不錯的,我們可以收編一些。”杜倫有想法,這些殖民地僕從軍士兵的身體條件還是不錯的,武器裝備就有點差,基本上都是已經被淘汰的單發步槍。



這就對了,別以為南部非洲的武器更新換代這麼快,就認為其他國家也有這個實力,西非殖民政府明顯是不重視部隊的武器裝備,一萬兩千人的部隊甚至只裝備了12挺機槍,還是老掉牙的馬克沁,這個裝備水平,和世界大戰爆發前差不多。



世界大戰爆發前,歐洲國家對機槍的重視嚴重不足,就算是英國德國,一個常規步兵師也只裝備十幾二十挺重機槍。



索姆河戰役後,歐洲國家才開始重視重機槍的威力,到世界大戰最後一年,英軍一個師裝備的機槍已經在200挺以上。



這裡的英軍,不包括南部非洲部隊,南部非洲部隊從一開始就很重視自動武器,世界大戰最後一年,南部非洲遠征軍一個師裝備的通用機槍已經達到400挺以上。



“我們沒有時間慢慢消化,兵貴神速,要儘快佔領羅安達。”法爾塔知道時間的重要性,不能給西非殖民政府喘息的機會。



“不需要太多時間,一個班安插兩個俘虜進去,等佔領羅安達,也就消化的差不多了。”杜倫本身就是非洲人,太明白這些非洲士兵的習慣了。



說句不好聽的,非洲裔士兵,有奶就是娘,他們才不在乎是為誰效力,也不在乎是跪著還是站著,活著嗎,不寒磣。



“那就去做,出了問題你負責。”法爾塔放權,誰主張誰負責,這是南部非洲的規則。



200公里,換成殖民地僕從軍,最少要十天才能到位。



換成專業僱傭兵,時間直接縮短一半,只用了五天,法爾塔率領的部隊就逼近羅安達近郊。



羅安達是西非最大的城市,也是葡萄牙在西非的統治中心,1576年,葡萄牙人迪亞斯來到羅安達開埠建城,是葡萄牙人在西非的第一個據點,葡萄牙人就是通過羅安達,將非洲奴隸賣到世界各地。



經過三百多年的建設,羅安達的城市規模和建設水平和開普敦相比也不遑多讓,西非的白人主要集中在羅安達及周邊地區,1866年,羅安達只有1.5萬居民,現在羅安達的人口翻了十倍,差不多15萬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