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741 戰利品




  三個師的兵力明顯無法滿足進攻的需要,幸好內志蘇丹國還可以壓榨一下,馬丁來到伊麗莎白港之後,內志蘇丹國在原來四個師的基礎又增加了四個師,用於對奧斯曼帝國的進攻。



  馬丁是要榨乾內志蘇丹國,可憐的內志蘇丹國只有100萬人口,已經動員了六萬人參軍,再徵召六萬人的話,內志蘇丹國的軍隊人數已經超過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



  這十分之一,到世界大戰結束後大概十不存一。



  世界大戰爆發後,內志蘇丹國對軍隊進行改革,將原本只有一萬人的騎兵師改編為一萬五千人左右的步兵師,改制之後的內志蘇丹國只剩下四個師,和以前相比實力更強大。



  連年的戰爭造成內志蘇丹國人口銳減,和內志蘇丹國相對的是伊麗莎白港和喬治城的人口在快速增加,很多保護傘公司的僱傭兵已經把家屬遷到伊麗莎白港和喬治城,這兩個地區的人口現在加起來超過十萬人,總人口超過五十萬人,多出來的四十萬是從其他國家僱傭的工人,伊麗莎白港和喬治城現在還不是獨立國家,在移民方面的政策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制約伊麗莎白港和喬治城發展的是土地嚴重不足,伊麗莎白港和喬治城都位於波斯灣沿岸,城市周邊的可耕地很少,所以羅克才對富裕豐饒的兩河流域垂涎三尺,不佔據兩河流域,南部非洲就無法在近東真正立足。



  奧斯曼帝國參戰,和溫斯頓有很大關係。



  世界大戰爆發前,奧斯曼帝國從英國訂購了兩艘無畏級戰列艦,造價高達1100萬英鎊。



  七月二十八號,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王國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當時奧斯曼帝國接受第一艘無畏艦的海軍官兵已經抵達英國,溫斯頓在同一天決定,徵用英國為土耳其建造的兩艘無畏艦,補充英國海軍的實力。



  這樣做無可厚非,但是卻促使奧斯曼帝國倒向同盟國。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德國海軍。



  為了促使奧斯曼帝國和英法決裂,德國派出兩艘高速巡洋艦進入地中海,八月十號炮擊法屬北非沿海城市,然後逃入達達尼爾海峽。



  奧斯曼帝國戰爭大臣,青年黨領袖,只有34歲的恩維爾·帕夏決定放德國戰艦進入達達尼爾海峽,將追擊德國戰艦的英法聯軍戰艦阻攔在達達尼爾海峽之外,同時關閉了達達尼爾海峽。



  關閉達達尼爾海峽的後果很嚴重,英國法國還可以不在乎,俄羅斯帝國的黑海艦隊失去了通往地中海的通道,35萬噸準備出口的貨物滯留在黑海。



  德國這時候決定,將兩艘軍艦送給奧斯曼帝國,兩艘軍艦雖然升起了奧斯曼帝國的國旗,但是軍艦上還是德國海軍官兵,這兩艘軍艦進入黑海後,向黑海沿岸的費奧多西亞、敖德薩、塞瓦斯托波爾接連發動攻擊,奧斯曼帝國向俄羅斯帝國解釋,這兩艘軍艦的行為不是奧斯曼帝國的命令。



  俄羅斯帝國要求奧斯曼帝國驅逐德國軍艦以示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