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643 大幕已經拉開




  看上去挺大是吧,其實不大,利奧波德二世在將剛果自由邦的管理權轉交給比利時政府之前,將剛果自由邦境內的絕大部分土地都租給了五家他擁有股份的公司,這五家公司每一家的土地都有數十萬平方公里,現實比小說更魔幻,二十一世紀的荒誕不經在二十世紀初就是活生生的現實。



  “給艾賽亞發電報,他們現在可以談判了,告訴艾賽亞,絕對不允許再次發生意外。”羅克重點強調,第一次巴爾幹戰爭都已經快打完了,剛果自由邦這邊還沒有個結果,羅克的耐心越來越少。



  意土戰爭剛剛結束,巴爾幹戰爭緊接著就爆發,完成了無縫銜接,奧斯曼帝國連喘息的機會都沒有,剛剛從北非狼狽脫身,就要投入到巴爾幹半島洶湧澎湃的民族獨立戰爭中。



  如果說在意土戰爭期間,歐洲列強的立場還不夠明確,那麼在巴爾幹戰爭中,歐洲列強的態度就是非常明確的,不僅僅是英法俄希望奧斯曼帝國戰敗,就連德國奧匈帝國都希望奧斯曼帝國直接認輸。



  所以說土耳其人四面樹敵真的是傳統,能同時把當時強國全部得罪一遍也是本事,一般國家學不來。



  英國和法國支持巴爾幹半島國家發動戰爭是想建立一個親英的巴爾幹聯盟,從而在奧匈帝國的背後對奧匈帝國製造威脅,牽扯德國和奧匈帝國的精力。



  俄羅斯支持巴爾幹半島國家是想獲得地中海的出海口,而且巴爾幹半島上的主體民族也是斯拉夫人,俄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巴爾幹半島上主要是是南斯拉夫人,這是俄羅斯的天然立場。



  德國和奧匈帝國原本希望奧斯曼帝國保持穩定,但是在民族獨立情緒高漲的革命熱情下也不得不接受現實,為了保證大後方的安全,奧匈帝國不希望成立巴爾幹聯盟,而是希望將巴爾幹半島分割成多個實力不強的國家,這樣才能更便於奧匈帝國對巴爾幹半島施加影響。



  綜上所述,除了堅持“孤立主義”只做生意不搶地盤的美國之外,所有的當世強國都希望奧斯曼帝國戰敗。



  結果奧斯曼帝國確實是輸得很快,八月份《開羅條約》簽訂,意土戰爭結束,九月初巴爾幹戰爭爆發,現在十一月還沒過完,奧斯曼帝國就已經幾乎失去整個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不得不乞求歐洲列強調解。



  最新的進展是因為英國的介入,巴爾幹聯盟和奧斯曼帝國已經實現停火,準備在倫敦開始談判。



  和幾個月之前的開羅談判不同,巴爾幹半島和奧斯曼帝國的核心利益息息相關,所以這一次談判的準備時間比較長,今年內肯定是無法開啟的,明年什麼時候開始還說不定,整個談下來恐怕要到後年了。



  如果羅克沒記錯的話,巴爾幹戰爭之後,奧匈帝國的皇儲就會遇刺,然後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