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612 所有的付出都有收穫

  神奇的是,在剛果自由邦的時候,路易莎從來不會思考這個問題,而是把白人的特權視為天經地義,現在回頭看才發現白人以前的行為是多麼的荒誕不經。



  這樣和尼亞薩蘭一對比,那結果真的是很鮮明。



  這段時間負責管理難民營的聯防隊,成員有華裔,有英裔,有來自德國的德裔,甚至還有尚未得到正式身份的廓爾喀人。



  結構如此複雜的聯防隊,成員之間卻能和諧相處,人數較少的英裔和德裔沒有因為白人身份高人一等,人數更多的華裔和廓爾喀裔也沒有因為人多勢眾就排擠孤立白人,大家都穿一樣的衣服,吃同樣的飯,據說連補助的標準都一樣。



  聯防隊員平時是沒有薪水的,但是尼亞薩蘭州政府徵召的話就有補貼,補貼標準和正規軍一樣,平均每個月十蘭特左右。



  尼亞薩蘭的難民營,和傳說中布爾戰爭時期的集中營也不一樣,路易莎她們並沒有受到剛果自由邦殖民政府宣傳中的那些非人虐待,雖然難民營內的生活水平不算好,但是能吃飽,環境乾淨整潔不說,生病了還有醫生照顧,這一點就很難得了。



  白人在剛果自由邦的特權,絕對不包括生病了有醫生照顧這一項,甚至在比利時國內,醫生都是極端缺少的資源,只有富人生病了才能看得起醫生,窮人生病了就只能硬抗,診所的門都進不起。



  “南部非洲其他地區也是很安全的,我們這些州警不是單純為尼亞薩蘭服務,也是為整個南部非洲服務。”馮勳真的是很努力了,尼亞薩蘭是缺人,但是缺的是華人。



  “那麼在南部非洲的其他地區,白人和非洲人能和睦相處嗎?”路易莎的問題很刁鑽。



  “至少白人和華人能和睦相處。”馮勳無法正面回答,非洲人在南部非洲的處境同樣不佳,但是和剛果自由邦境內的非洲人相比就好得多,至少不會平白無故被虐殺。



  “警長,我們的要求不高,給我們一塊土地,我們可以自己開發,自己建設,甚至可以不要州政府的補助。”路易莎的要求真不高。



  “你們怎麼開發?”馮勳很無奈,路易莎的話在馮勳看來也是以退為進。



  在難民營的這段時間,路易莎她們雖然也要工作,但是難民營分配給女人的工作都是比較輕鬆的,沒有繁重的體力勞動。



  開發農場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以前約翰內斯堡是因為有布爾戰爭之後,英國遠征軍遺留下來的那些包括騾馬在內的物資,所以才能進行下去,要不然以當時約翰內斯堡華人的力量,也無法在短短几年內使農場的經營步入正軌。



  現在隨著拖拉機的出現,開發農場更加簡單,和騾馬相比拖拉機更高效,成本更低廉,為了推廣拖拉機的普及,尼亞薩蘭的拖拉機幾乎是以成本價只對內銷售,根本不對外出口,所以尼亞薩蘭的農場開發速度也很快。



  不管是購買騾馬還是購買拖拉機都是要成本的,南部非洲的農場購買拖拉機也要以農場為抵押找蘭德銀行貸款,路易莎她們就算留在尼亞薩蘭,也沒有資格找蘭德銀行貸款,所以馮勳不相信路易莎她們能把農場經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