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390 界河




  德國現在雖然也擁有一些海外殖民地,但是這些海外殖民地還大多沒有產生利益,也就只有德屬西南非洲去年的出口額超過了進口額,坦葛尼喀這邊,每年都需要德國本土的援助,才能維持德國在坦葛尼喀的殖民。



  換句話說,德國得到這些殖民地的時間太短,現在個個都是賠錢貨,根本無法有效為德國本土輸血。



  所以德國政府的回覆就很讓馮特羅塔失望,德國政府不僅不能給予坦葛尼喀足夠的幫助,反而要求馮特羅塔儘可能維持坦葛尼喀的態勢,並且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向德國本土大量提供建造無畏艦需要的鋼鐵,以及其他資源。



  馮特羅塔終於意識到坦葛尼喀面臨的局面,坦葛尼喀境內可沒有鋼鐵廠,整個非洲甚至都只有一座鋼鐵廠,就是德蘭士瓦的法瓦爾特鋼鐵廠,而坦葛尼喀又絕對不可能把礦石送到法瓦爾特去冶煉,所以馮特羅塔還得想其他辦法。



  馮特羅塔的辦法還沒有想出來,尼亞薩蘭和坦葛尼喀在邊境上又發生了新的摩擦。



  這一次不是在北海,就是在尼亞薩湖畔的玄武城附近。



  之前說過,玄武城附近,尼亞薩蘭和坦葛尼喀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默認的分界線是一條不知名的河流。



  問題是,這是一條季節性河流,旱季的時候河水半乾涸狀態,雨季的時候河水就會氾濫,並且經常改道。



  七月中,玄武城連續一週降雨,作為邊界線的河流再次改道,向北移動了將近一百米。



  這也意味著,尼亞薩蘭的邊境線,又向被推進了一百米。



  一百米距離,相對於動輒數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來說簡直不值一提,但是國土面積雖大,卻沒有一寸是多餘的,所以這一百米馬上就成為尼亞薩蘭軍方和坦葛尼喀軍方關注的焦點。



  羅德西亞北部師的反應最快,河水剛剛改道,雨都還沒停,羅德西亞北部師的官兵就馬上越過原來的河道開始巡邏,並且還僱傭了工人修繕河道,明顯擺出架勢是要將現在的河流作為尼亞薩蘭和坦葛尼喀之間的分界線。



  坦葛尼喀軍方當然不認可現在的界河,於是雙方的巡邏部隊頻頻發生肢體衝突。



  好在雙方都還有剋制,誰都沒有主動使用武器,摩擦被限制在一定程度內。



  這種程度的“友好交流”,其實對羅德西亞北部師更有利。



  隨著廓爾喀僱傭兵的到來,現在羅德西亞北部師也出現了廓爾喀僱傭兵組成的部隊,今年初,羅德西亞北部師就接納了近2000郭爾喀僱傭兵,組成一個新的第四團,駐地就在玄武城。



  這些郭爾喀僱傭兵來到尼亞薩蘭的時間還很短,對於坦葛尼喀的德軍白人官兵還心存畏懼,沒有建立足夠的心理優勢,所以交流的時候頗為放不開手腳。



  不過在兩三次友好交流之後,廓爾喀僱傭兵們終於認識到白人的外強中乾,面對白人時,也逐漸能夠擺正心態。



  在七月底的幾次交流中,羅德西亞北部師大獲全勝,坦葛尼喀第二師的巡邏部隊鼻青臉腫,再次出現軍馬“丟失”的嚴重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