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368 好堵又堵




  實在是“黃禍論”,就是德國那個著名的二桿子皇帝第一個提出的,所以羅克已經做好了針鋒相對的準備。



  但是畢洛夫現在姿態這麼低,反而讓羅克不好借題發揮。



  當然羅克也沒有去糾正畢洛夫的錯誤,官員其實不重要,關鍵還是在於居民的整體素質。



  這一點德國人以後會慢慢認識到,所以在幾十年後,某個瘋狂的小鬍子,才會執著的把德國變成一個有“純種雅利安人”組成的國家。



  “確實要感謝海爾伍德勳爵,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尼亞薩蘭——”羅克把所有的功勞都歸功於阿德。



  阿德就笑得開心極了。



  然後又是一輪相互恭維,之後畢洛夫才進入正題。



  “北海——”羅克剛剛開口,馬上就和畢洛夫有爭議。



  “坦葛尼喀湖!”畢洛夫果斷糾正。



  “不,坦葛尼喀湖不符合尼亞薩蘭的利益,在尼亞薩蘭,那裡就叫北海!”羅克果斷,其實現在較真沒意義,再過幾年,德國就會失去所有在非洲的殖民地,尼亞薩蘭到時候就能順理成章獨佔坦葛尼喀湖,不過該有的姿態還是要有,不能給德國人留下任何把柄。



  阿德這時候就禮貌微笑,坐看羅克和畢洛夫針鋒相對,這種情況才最符合英國的利益。



  “那麼好吧,這是我們之間的第一個分歧,我對這個問題持保留意見,現在我們可以討論下一個問題。”畢洛夫還是很理智的,不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有爭議就先暫時擱置,有時候時間會解決一切問題。



  “其實在尼亞薩蘭水警和坦葛尼喀水警在北海根本就稱不上衝突,應該是摩擦更合適,或者說,那是兩家水警的相處方式,只要我們都有明確的底線,不會出現擦槍走火之類的事件,那麼這件事就不值得我們討論,為什麼我們不能討論下坦葛尼喀境內的泰泰拉人呢?”羅克對坦葛尼喀當然也不滿意,以前德國人收留泰泰拉人是為了在剛果自由邦境內製造混亂,現在北海沿岸都成了尼亞薩蘭的勢力範圍,那麼德國人就馬上試圖用泰泰拉人在尼亞薩蘭製造混亂。



  當然這個做法並沒有多大的成果,尼亞薩蘭境內只有很少的非洲人,就算是亞亞可以居住在尤利塞斯,行動上也要受到很大限制,所以普通的泰泰拉人來到尼亞薩蘭根本就寸步難行,他們只要敢進入尼亞薩蘭境內,馬上就會被逮捕,然後被送到愛德華港去修路。



  秉承我大基建帝國的基因,羅克對於基建的需求同樣是沒有止境。



  英國德國比利時這些國家,在非洲殖民地最多修條鐵路,解決最基本的交通問題,然後就可以大言不慚的聲稱給殖民地帶來多少多少變化,殖民地因為白人的殖民,又有了什麼什麼改變。



  其實都是瞎扯,白人在非洲修的路還沒有建的教堂多,說到意識形態,其實白人在這方面更過分。



  羅克是真的拿尼亞薩蘭當做自己的根據地建設,所以基建工作從來沒有停止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