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250 永無止境




  當然為了制衡凱文·馬倫的權利,凱文·馬倫並不是管理委員會成員。



  換句話說,凱文·馬倫在決定尼亞薩蘭前途命運的問題上就沒有發言權,這一點很重要,凱文·馬倫只是個執行者,而不是決策者。



  現在的尼亞薩蘭,就只有《刑法》這一部法律,還沒有得到英國政府的承認,所以接下來,尼亞薩蘭在立法方面的任務還很重。



  羅克考慮到立法的需求,又成立了一個“****會”,這一次凱文·馬倫就成了****會的委員長,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完善《刑法》,其他方面的法律不著急。



  管理委員會成立的第一個行政機構是稅務局。



  說起來好笑,在此之前,尼亞薩蘭是沒有稅務局的,所有在尼亞薩蘭境內的商業行為都不需要繳稅。



  這種情況肯定是需要改變,商業活動先不說,尼亞薩蘭稅務局的第一項任務是確定個人所得稅,這也是尼亞薩蘭的第一個稅種。



  在尼亞薩蘭,收入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收入最高的巴克,年薪是1500鎊,收入最低的普通農場員工,每年的收入就只有36鎊,這兩者的差距是接近42倍。



  稅務局確定的稅收,是按照收入的比例執行,收入越低,個人所得稅佔個人收入的比例就越低,收入越高,個人所得稅佔個人收入的比例就越高,農場員工每年可能只需要繳納收入的百分之十作為個人所得稅,巴克這個管理委員會委員長,每年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佔據巴克個人年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五。



  也就是說,巴克每年要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是825鎊。



  這看上去有點多,但卻是調解個人收入差距的主要手段,稅務局收了稅並不會用來補貼低收入家庭,而是會用於公共設施投資,尼亞薩蘭基本上不存在低收入家庭,只要有手有腳,溫飽還是不成問題。



  當然了,如果想增加收入,那就需要加倍辛勤的工作,農場員工可以爭取成為技術人員,工廠工人可以爭取成為工程師,尼亞薩蘭會為那些願意進步的居民提供各種便利,如果實在是不思進取也沒關係,但是如果不思進取的同時還要抱怨社會的分配機制不公平,那就要做好勞動教育的準備。



  對的,在尼亞薩蘭,“勞動改造”是主要的懲戒方式,除非是那些罪大惡極,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個別案例,大多數時候,在尼亞薩蘭違法了法律,都要在監獄裡接受勞動改造。



  這裡的“勞動改造”花樣繁多,從挖礦打石頭到掃大街糊紙盒應有盡有,尼亞薩蘭不存在“調解”這回事兒,違反了法律就要接受懲罰,情節嚴重的就去挖礦打石頭,情節輕微的要去掃大街糊紙盒,以此獲得監禁期間的生活費用,不然就要捱餓,這一點沒有條件可講。



  除了個人所得稅,商稅也很快提上日程。



  尼亞薩蘭目前幾乎沒有商業活動可言,境內的幾家大企業比如拖拉機廠、卡車廠、兵工廠其實都是計劃經濟模式,生產的產品幾乎都是內部消化,並沒有對外出售獲得利潤,所以商稅寥寥無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