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89 尼亞薩蘭的民團




  是的,羅克打算在1902年就在尼亞薩蘭普及義務教育。



  聽上去有點扯是吧,實際上並不是,日本在甲午戰爭後,憑藉從清國得到的賠款已經開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到1907年,日本適齡學童的入學率就已經提高到97.3%——



  所以,尼亞薩蘭應該什麼時候開始普及義務教育?



  肯定是越早越好,而且羅克要的不是日本那種四年義務教育,羅克真正想要的是九年義務教育,不過以目前尼亞薩蘭的教育水平來說,要做到這一點很困難,所以羅克參考英國的教育制度,要在尼亞薩蘭實施的是六年制義務教育。



  相對於此時的科技水平來說,六年差不多就夠了,如果是學生從六歲開始進入學校,接受六年制義務教育,那麼六年後,12歲的年齡,放在清國都差不多可以結婚了,放在英國,12歲就開始進入工廠工作也很正常,這年頭沒有18歲成年這一說,窮人家的孩子也沒資格等到18歲再成年。



  生活會逼著人快速成長。



  “我們現在有四十多名實習醫生,她們都已經進入臨床,作為主治醫生的助手,有些進步比較快的,已經有單獨實施手術的資格——”科林·貝拉米提起這個一臉欣慰。



  如果不是很多華裔護士已經開始休產假,實習醫生的數量還會更多,這年頭培養醫生沒有後世那麼複雜,不需要望問診切,不需要經驗豐富,胳膊斷了能接胳膊,孕婦來了能接生就行,至於什麼高血壓、癌症,抱歉,這些病確實有,但還沒搞清楚病理呢,也沒有治療方法,更沒有對症藥物,這些病就是所謂的“絕症”,得了病只能回家等死。



  醫生使用的血壓計是意大利科學家希皮奧內·裡瓦羅奇在1896年發明的,限於此時的知識傳播速度,整個南非,連一個血壓計都沒有,所以這真不是誇張。



  “繼續聘請高水平醫生,同時加大對實習醫生的培養,該花的錢不要心疼,醫院掙的錢要全部花出去。”羅克不指望醫院賺錢,這也是紫葳醫院發展如此之快的原因,換成是其他醫院,根本不可能這麼不計成本的投入。



  紫葳醫院真的很賺錢,本來紫葳醫院的收費標準就比較高,現在有市政府託底,收起錢來更是不手軟,所以最近這兩個月,紫葳醫院賺的錢,再建一所紫葳醫院都夠了。



  約瑟夫·張伯倫對紫葳醫院進行考察後,將斯嘉麗農場裡的布爾女人所有的生產費用都交給了約翰內斯堡市政府負責,也就是說,斯嘉麗農場裡的布爾女人生孩子,約翰內斯堡市政府要報銷所有費用,這算是約翰內斯堡市政府在為遠征軍還債。



  約瑟夫·張伯倫也沒有為難菲利普,現在市政府的財力不足,負擔不起這部分費用,約瑟夫·張伯倫為此新增了一個賑濟撥款項目,專門用來支付這部分費用。



  說到底,還是英國政府買單。



  具體到紫葳醫院,收錢收的就很爽了,紫葳醫院的床位費每天就要一鎊左右,一個病人即便不產生其他費用,住在醫院裡一個月就要30鎊,紫葳醫院現在有將近200個病床,卻還是供不應求,可以想象醫院每個月的收入有多高。



  這部分收入,羅克一分都不拿,除了用來保障醫院正常運行之外,羅克把多餘的部分全部投入到阿布的實驗室裡,所以阿布最近開心得很,一邊瘋狂做實驗,一邊給歐洲的同事和學生寫信,試圖將更多人吸引到約翰內斯堡來。



  每叫來一個人,羅克就會給阿布一百鎊的獎金,這段時間,阿布憑著這個已經從羅克這裡拿走了一千多鎊,所以阿布根本不擔心其他人會搶了阿布的工作,當“人販子”可比當教授賺錢多了。



  五月初,武器生產線和水力發電機同時通過希雷河運抵尼亞薩蘭。



  羅克再到尼亞薩蘭的時候,尼亞薩湖邊的小石鎮已經變成一個繁忙的大工地。



  為什麼叫小石鎮?



  因為羅克的英文名字是“洛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