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68 資本家上線




  “過來,都過來。”羅克對趕牛車的女孩,和車裡的兩個男孩招手。



  兩個男孩馬上就蹦蹦跳跳著過來,女孩倒是有點遲疑。



  羅克不說話,用嚴厲的眼神瞪農場主。



  “快點啊祖宗,爵爺叫你呢。”農場主也著急,其實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果可能的話,農場主也希望自己的女兒有出息,只不過是生活艱難的時候必須有所選擇,貧民家庭,供養讀書人不易,犧牲女孩偏向男孩已經成了習慣。



  女孩猶猶豫豫的放下手中的韁繩,難以置信的看著紫葳公學閃閃發亮的招牌,眼中一片朦朧。



  “你們都留下,你自己趕著車回去。”羅克其實也沒有多生氣,傳統習慣也是可以改變的,大觀園裡的小姐們不也是能書善畫,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比起來,缺的是機會。



  其實留著女孩在家幹活,也幫不了多少忙。



  以前在清國,家裡是缺少勞動力,能幫點是點。



  現在在約翰內斯堡,任何一個農場主家裡,恐怕都有十幾頭奶牛,三五匹挽馬,一兩隻南非獒,說不定還有十幾名祖魯工人,一個女孩能幫多大忙?



  其實就是思維沒有轉過彎來。



  “爵爺,大恩大德——”農場主已經轉過彎來了,這次是真的要磕頭感謝。



  “滾!”羅克不耐煩,輕輕一腳把農場主踢個跟頭。



  農場主在地上打個滾,站起來的時候一點也不生氣,不過也不磕頭了,恭恭敬敬的對羅克鞠躬:“爵爺,家裡的奶牛已經開始產奶了,明天開始,我每天送一桶牛奶來學校,當做是幾個孩子的束脩。”



  嗯!!!



  有覺悟!



  “行,送吧,託尼,該多少錢給多少錢。”羅克不佔這個便宜,一桶牛奶對於羅克來說值不了多少錢,但是對於剛剛來到約翰內斯堡的華人來說意義重大。



  “爵士,喝不完,別送了,好多農場主送牛奶過來,還有人送雞蛋,送羊肉,學生們一天三頓和牛奶,有的都喝噁心了——”託尼臉色難看,估計他也喝得噁心。



  這個羅克倒是沒想到,跟著託尼到學校的廚房,才發現廚房的牆邊堆滿了牛奶。



  足足幾十桶。



  “咱們學校不收費用,很多學生家長過意不去,就隔三差五來送牛奶,這要是一天三五桶好說,學校裡六百多學生,一個學生家長一個禮拜送一桶,每天也有一百多桶,實在是喝不完,給錢他們還不要,硬塞給他們,結果第二天送來的更多,要不是很多人給錢都不要,我都懷疑他們是因為牛奶賣不掉,才故意送來的。”託尼怨念大得很,他是英國人,不理解華人的這種民族感情。



  要說華人絕對是世界上最有人情味的民族,雖然不可否認,林子大了什麼人都有,幾億人總會有那麼幾萬個敗類,但是大多數華人都是很善良的,都是樂於助人的,都是願意分享的。



  就像是送牛奶這種事,資本家牛奶賣不完寧願倒河裡,都不給那些真正需要牛奶的人。



  而華人每逢天災,總會有大戶會主動施粥行善,這就是差別,森林社會不會理解農耕社會的人際關係。



  或者說,他們不願意理解。



  因為那會對他們引以為傲的文化核心形成衝擊。



  “託尼,你不理解,在清國,哪怕是社會最底層的華人,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也會竭盡所能給私塾的老師送一份束脩,這就是華人的尊師重道。”羅克盡力解釋,不願意讓託尼曲解這份善良。



  約翰內斯堡周圍的華裔農場主,都是剛剛來到約翰內斯堡,他們很多人剛剛立住腳,有些人甚至還沒有穩住腳跟,牛奶,大概是他們能拿得出手的最好的禮物。



  說句不好聽的,很多農場主在來到約翰內斯堡之前,根本就沒喝過牛奶,所以,牛奶就是他們認為的最好的東西。



  “尊師重道——”託尼一臉迷茫,他確實是不理解。



  “對,就是尊師重道,華夏文明之所以流傳幾千年,就是因為對文化的尊重,很多人哪怕根本不識字,也會對任何印有文字的東西視若珍寶,就像你們對《聖經》的態度一樣,所以別說華人沒有信仰,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文化,我們的傳統,就是我們的信仰。”羅克把牛奶上升到信仰高度,這樣形容託尼應該好理解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