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137章 袁紹斬關羽(二合一,四更一萬兩千字送到,拜求訂閱!月票)

    於是,之前那個被公孫瓚護著的、長得看上去很是威風的劉玄德之弟,那個姓關的馬弓手,就成為了最好的對象!

    畢竟著這傢伙可是當眾立下軍令狀的!

    說是要拎著汜水關劉成的腦袋,獻到帳下,否則就讓斬他!

    這話可不是自己逼著他說的,而是他自己主動說出來的。

    大傢伙可都聽見了,都是見證。

    現在,汜水關的劉成,還活得好好,只是聽說腿上有些傷罷了。

    倘若這一下,是那關羽刺上去的,那自己也沒有什麼好說的,不太好發作。

    偏偏這傷是被一個裝死沒能成功活命的傢伙,在情急之下,刺出來的.

    與那立下軍令狀的關羽,沒有絲毫的關係。

    這殺起來可就沒有什麼顧慮了!

    更妙的是,這傢伙在公孫瓚那裡,地位不算太高,偏偏公孫瓚還比較在乎。

    將其斬殺了之後,能夠好好的落落公孫瓚的面子,發洩一下心中火氣,並順便將甩出去的鍋,在公孫瓚身上,扣的更加實在!

    還不會真的將公孫瓚逼急……

    “來人!傳我命令!

    關羽立下軍令狀,卻在汜水關前敗北,折損軍威,助長敵人威風,應當按照軍令狀行刑!

    你率領一些兵馬,帶著我的令箭,立刻將關羽捉拿歸案,帶到這裡行刑!

    以正軍威!

    整肅軍紀!”

    得到袁紹的命令之後,立刻就有人領命,離開袁紹大營,率領著兵馬,一路朝著劉關張等人所駐守的地方而去。

    許攸,以及表面上是韓馥的下屬,暗地裡卻跟袁紹眉來眼去的郭圖,都沒有吭聲。

    在這是事情進行反對。

    畢竟此一時彼一時。

    之前主力都在洛陽那裡,河內空虛,他們這邊對待公孫瓚,自然是要忍讓一些。

    但是現在,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起來。

    他們的主力回來了,河內這裡不再空虛了,不需要再將公孫瓚視作抵禦汜水關可能出來進行攻擊的兵馬的屏障了。

    所以,這個時候,動動公孫瓚,將黑鍋往他身上扣的更為結實一點,是不成什麼問題的。

    反正,也不是要斬殺他手下的大將,只是要斬殺一個不知名、還喜歡大言不慚的馬弓手而已。

    不會出什麼問題。

    袁紹等人所在的地方,距離劉備等人所駐守的地方,可有著不近的距離。

    快馬趕路的話,一來一回之間,需要三天的時間。

    從這裡就能夠看出,為何當初在汜水關那裡落敗之後,劉備不帶領剩餘人馬,回到河內了。

    為的就是防止袁紹會秋後算賬,找自己等人的麻煩。

    幾天時間過後,帶著袁紹令箭,前去執行命令的將領,帶著騎兵飛馳回來,一路之上,帶起滾滾煙塵,旗幟嘩啦啦做響!威風凜凜!

    袁紹見此,面上不由露出一些燦爛笑容來。

    他伸手整了整衣冠,在腦子裡面迅速的過了一遍,自己之前就已經想好的話語,便一手扶著劍柄,一手背在背後,走出了大帳,準備進行監斬。

    行走之間,氣度非凡。

    這些兵馬沒有回來之前,他就已經是打定了主意。

    這一次,他要親自動手,砍了那大言不慚的關某人的腦袋!

    好好的落落公孫瓚的面子,讓這傢伙變得服帖,不在亂跳,並且順勢好好出口心中惡氣!

    然而不久之後,已經醞釀好了情緒的袁紹,一下子就破功了。

    因為歸來的將領,並沒有將關羽帶回來,倒是帶回來了劉備的話——我二弟確實立下了軍令狀,卻沒有說,非要一戰就將那劉成賊子的腦袋就給砍下來!

    昔年高祖斬白蛇起義,與項羽交鋒,還經歷許多敗仗。

    最終九里山前,一戰而得天下!

    今日賊子劉成之兇焰,有目共睹。

    多少名將兵馬,在其手下鎩羽而歸,丟掉性命,折損兵馬。

    現我二弟,一無名之輩,卻能夠完好而還……

    聽著前去的將官,複述出來的、劉備曾經說的話,袁紹的胸膛,不由有些起伏。

    “真是豈有此理!按照他這般說,我非但不能斬殺此人,還需要專門來去嘉獎那關羽了?!

    一個小小的平原縣令,也敢在這裡饒舌!”

    他說著,便傳令,點起精銳兵馬,準備前去捉拿關羽,明正典刑。

    若是那劉備敢反抗,就連他們一起給平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