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二百七十二節 新鮮出路的南洋公司(二)

    “說是有一筆錢沉澱著,但是想必你也明白,這筆錢本質上是信用。所以一次性不能投入太多,以免衝擊市場。”

    “所以才會企劃院存在,而且地位重要。”

    “沒錯,說到底,我們不是什麼真正的金融機構,只不過一個大號的財務部門罷了。”程棟微微一笑,“好了,不扯這些了。具體的元老股金募集你可以去找辦公廳。”

    “既然程相已經有了說明,我也不再多說了。畢竟你們在這方面才是專業的。”蕭子山拿出一份文件來,“這是從程相那裡拿來的有關募股的說明書,我已經蓋了辦公廳的章,具體的承銷工作是由德隆來辦,不過相關的宣傳推銷工作就得麻煩你們籌備組的成員了。”

    周圍拿過這份文件,猶如捧著一疊厚厚的鈔票。這些錢很可能就是很長一段時間裡南洋公司的主要週轉資金了

    按照這份文件上的數字第一批銷售的股票銀元券1元1股,一共10萬股。別看數字不大,這就幾乎是十萬兩銀子了。在明末不論哪個政治勢力範圍之內都是一筆鉅款。

    雖然周圍早就不在財金部門工作了,但是並不代表他不瞭解目前的財金狀況。元老院的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已經是事實了,召開的幾次相關會議只是把赤字列入了預算“過了明路”“符合政策”而已。赤字增加可是實打實的。而原本的銀元和銀元券之間的剛性兌付政策雖然還維持著,但是實際上銀元券的流通數量已經大幅度的超過了銀元的總鑄造量。具體數字他雖然不清楚,但是估計至少是五六倍以上。通貨膨脹的壓力與日俱增。

    攻佔兩廣儘管花費巨大,不過佔領區巨大的市場體量也消化了相當數量的超發貨幣。特別是王企益等人在兩廣佔領區大規模的推廣使用新幣納稅的政策,目前已經在主要核心區內建立了銀元券的信用,在其他地方也在逐步擴展中。這多少給了新幣以喘息之計。

    雖說如此,周圍也知道現階段無法再依賴元老院的撥款,這餘下的39%的股份就是給他的政策。他得和趙引弓辦招商局一樣,“招商引資”,大量的吸納民間的存款――最好還是真金白銀的。

    放眼望去,元老院的地盤上能滿足這一條件的,只有廣州城了。那裡的財主豪強雖然經受了新稅制的打擊,但是手裡多年積存下來的海量資金決不在少數,如果能搞上個十到二十萬元的,南洋公司的的經濟就會寬裕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