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第三百七十一節 植樹造林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此種包含澤被後世的意義使得種樹自古以來就是個很適合首長參加的活動。文總自然也不會錯過。馮宗澤已經派人在標準村外準備了專門的場地。這裡有幾個小土丘,用來植樹造林正合適。

    事先挖好的坑有兩個,一個是用來種植竹柳的,另外一個則準備用來種植白皮松。

    之所以還要種木棉,是因為竹柳的壽命不長,即使不加採伐,三四十年就會空心倒伏。這對有紀念意義的樹木來說未免不妥。馮宗澤考慮再三,決定再種一棵白皮松。

    送來的竹柳插條長的長短的短,有的已經生根,有的像根筷子。奉公隊挑選出一些看起來健壯又比較高得送到標準村工地。至於白皮松這裡多得是,專門從山裡選了幾棵小樹連夜挖出來小心翼翼的送來。

    文德嗣在馮宗澤的陪同下來到植樹地點,奉公隊和歸化民們簇擁在四周。兩人先是頻頻招手致意,接著將樹苗植入坑中,開始培土,澆水。四周照例又是一片掌聲和滿賽的呼聲。

    文德嗣眼見自己種下的樹苗在微風中搖曳,四面綠草如茵,群眾環繞,衛隊肅立,領袖感十足。心情很是愉快,當下吟哦道:“我來為植種,我去hua未開,豈無佳色在,留待後人來。”

    馮宗澤心中一緊,暗罵文總真不要臉,居然把弘一法師的詩給抄走了。然而他只是面帶微笑的一個勁的鼓掌,連聲說好。隨即又叫來一箇中人出身,當過小官的流人,叫他趕緊用筆墨錄下來,說準備鐫刻成種樹石碑。

    “這個就不要了,有違我們的本意嘛。小馮啊,這樣有個人崇拜的嫌疑,我們要強調集體領導。”文總很謙虛的說道。

    “你說得很對。”馮宗澤連連點頭“不過這首詩裱起來留個紀念也能充分體現出元老院對我們濟州的關懷和愛護。”

    文德嗣又發表了一番植樹造林利國利民的講話。實際上這番講話現場沒有幾個本地人聽懂。不過樹林很快茁壯成長起來,首長種的樹苗在後來被村民們當聖物一樣悉心看護,插上牌子每年供奉,每到竹柳要倒伏的時候就會被重新補種上新得――濟州島上的第一棵竹柳就這樣永遠生機勃勃的生長著,庇護著元老院的人民。

    後來這篇樹林被闢為公園,有一名元老在柳樹林散步之時用英文寫下一首小詩,後被編成歌曲廣為傳唱,風靡全球,那就是《漫步柳園(down?by?sally?garden)》

    而被移栽過來的這種生長速度和生命力都強悍的樹,後來被濟州島歸化民稱為“文德斯柳”這個名字後來不脛而走,以至於後來變成了全〖世〗界通用的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