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染衣 作品

二百零七節 還鄉(一)

    於其他的禮物只有上東門市去買了。

    林福打發走了符富,給自己也填了一張休假證――作為軍官他也得到了休假。林富的家就在馬嫋的鹽場村,可以說是近在咫尺,完全可以利用正常的假日回家探視。但是自從返回馬嫋之後他就陷入了連續不斷的總結會議、寫報告、開展訓練和演習,連一個假日都美喲休息過。這次可以連休長假,他當然不能錯過機會。

    林福的家人也是鹽民。自從穿越集團創辦了專賣局之後,鹽場村的村民就被整合成了專賣局屬下的國營鹽廠。林福的家裡人都成了鹽廠的工人,林福在家信裡知道家裡現在很過得去,現在鹽場村所在的馬嫋公社正在搞“新農村建設”,希望他把在部隊裡積攢下來的軍餉帶一部分回去作為購置新房的款子。

    家裡要住新房子,林福當然很贊成――鹽場村的房子都是海邊的粗石堆砌而成的,因為沒有合適的黏合劑,也為了防止颱風的破壞,房屋都造得非常低矮,屋子裡一年到頭都是黑洞洞,潮溼陰暗。過去他一直住在遮陽的房子裡也沒覺得怎麼樣,自從到了部隊,看到了澳洲人住得房子,又住慣了軍營裡高大爽朗的宿舍,對這種即不舒服又不衛生的石頭房子當然是嗤之以鼻。

    林福決定這次回去把所有的存款都帶上,看看這個“新住房”到底是什麼模樣的,要買多大的合適。聽說房子的價格相當高,不能不好好的斟酌一番。

    符富出了馬嫋基地,他現在可以選擇到港口去搭順風船――每天都要鹽船去博鋪,在碼頭上和人打個招呼就能坐在鹽包上慢悠悠的坐船。符富覺得坐船太慢,而且還要徒步好幾公里去碼頭,乾脆還是在馬嫋基地附近的坐公共牛車回家來得快些。

    藉著前階段備戰修路的東風,臨高的公共交通系統有了有的延伸。大批的官軍戰俘和蒸汽壓路機的加入使得修路工程進展很快,目前澄邁到臨高的公路已經全線貫通,正在向瓊山延伸。

    新成立的公共交通公司已經將公共牛車延伸到了馬嫋。在馬嫋基地門口設立了一個牛車換乘站。

    符富來到牛車換乘站的大跨度竹棚站臺上,木牌子上掛著車次、時間和沿途停靠站點,目前馬嫋換乘站只開通了兩路班車,一路是馬嫋-博鋪,一路是馬嫋到鹽場村。每個班次的到站和發站時間都寫得清清楚楚。站臺上已經聚集了不少馬嫋當地的鄉民,揹著簍子,挑著擔子準備去博鋪或者百仞的。也有得只是打算去沿途的村落,交通便捷之後,鄉民出行頻率大為增加,許多鄉民銷售產品的熱情也提高了,刺激了物資流通。r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