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宋無缺對此方面的見識自然不如梵清惠,聽了也略微咋舌道:“竟有這麼多?”

    梵清惠續道:“洛陽向為我國文化薈萃之處,只藏書便達七千車之多。且人傑地靈,歷代名家輩出,蔡倫於此試製‘蔡侯紙‘;張衡創制‘渾天儀‘、‘候風儀‘和‘地動儀‘;馬鈞發明‘指南車‘;王充作〈論衡〉;班固兄妹著〈漢書〉;陳壽撰〈三國志〉;〈洛陽伽藍記〉和〈水經注〉均成書於此,洛陽城對我國的貢獻,有何處可能比擬。”

    宋無缺聽得肅然起敬。若非他有翻閱魯妙子傳給他的筆記卷,這時定要聽得一腦子茫然。現下雖仍未能完全諳識,但至少亦知道梵清惠確是學究天人,**通今。

    雖然他心中對慈航靜齋的做法不感冒,但也不得不承認,梵清惠和師妃暄之流,底蘊和見識的確非同尋常。

    畢竟讓他無論對著洛陽城看多少遍,也不會有梵清惠的感觸和聯想。

    她此刻正為洛陽過去百多年的歷史而傷懷。

    想到這裡,宋無缺忽然一驚:為什麼梵清惠對這方世界的歷史這麼清楚?

    在宋無缺對此界的認知之中,雖然眾人都明白中原歷史悠久,但是卻無詳細記載,彷彿自五代十國前的歷史被人憑空抹去一般。

    但是按方才梵清惠所說,卻是絲毫沒有遺忘,這是為何?

    宋無缺將這個問題問了出來。

    梵清惠意味深長的道:“清慧先前所提的諸多發明和名家,其實大都出自稷下學宮,甚至有些都是稷下學宮的歷代院長,而那些消失的歷史記憶,宋公子若有機會,不妨親自去稷下學宮一遭,便能知曉了。”

    宋無缺聽完微微皺眉。

    這不是第一次有人讓他去稷下學宮了。

    當初魯妙子離去之時,就曾告訴他,待他臻至到大宗師之後,便可以前往稷下學宮一行。

    但是宋無缺至今也不知道稷下學宮所在何處,而且手上諸多事情紛至沓來,因此也就沒有去。

    但是如今看來,無論是探索這方世界的隱秘,還是探尋超凡入聖之路,稷下學宮可能都是繞不過的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