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多非人 作品

第197章 24.偌大長崎實空虛

    而用於制敵的則是數量龐大,星羅密佈的各處炮臺。承應二年(1653),平戶藩主松浦鎮信受命在大多越、女神、神崎、白崎、高鉾、長刀巖、蔭尾七處,設立炮臺,這些炮臺被稱為“古臺場”或“在來御臺場”。

    文化五年(1808),為菲頓號事件所震驚的幕府命佐賀藩主鍋島齊直在女神、神崎、高鉾、蔭尾四處增設炮臺,這被稱為“新臺場”。翌年,在巖瀨道、稻佐,以及較遠的高濱、野母、樺島(這些都位於長崎半島的突出部)新設了炮臺。

    七年,又命福岡藩主黑田齊清在神崎、高鉾、長刀巖增設了炮臺,這被稱為“增臺場”。同年,還在魚見嶽新建了炮臺。嘉永六年(1853),佐賀藩主鍋島直正受命又在神島、伊王島建設炮臺,這被稱為“佐賀臺場”。

    這些炮臺互為犄角,拱衛著長崎這座日本唯一的對外交涉窗口,也護翼炮臺下的港灣,不使其遭受攻擊。

    光有炮臺自然不行,還需要有足夠的兵馬駐守。像是咱們的老領導水野忠邦,之前所在的二十五萬三千石唐津藩,就需要負責長崎警備的任務。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唐津藩主每次只需要在江戶交代一百日,而其他的大名則需要一整年。

    只能在江戶交代一百日,當然就不可能擔任幕府的老中咯。所以水野忠邦為了實現自己的野望,不惜自削十萬石,轉封濱松,真是猛人一位。

    除開唐津藩,寬永十八年,幕府命福岡黑田家在長崎港入口處的戶町和對岸的西泊兩處修建番所,並駐兵守備。第二年,命佐賀鍋島家前來交代,之後就成為定例。兩藩一年一交代,輪流在長崎駐防。

    如果不出意外,這一措施將一直持續二百二十三年,直至元治元年(1864)七月廢止。這兩處番所由於地處長崎港之衝口,因而被稱為衝兩番所,又因兩處額定駐兵近千人,又名“千人番所”。

    常備兵力以外,還有各藩的臨時人馬輔助這些藩兵。其中,熊本、對馬、小倉、平戶等四藩派人在長崎常駐,鹿兒島、長州、久留米、柳河、島原、唐津、大村、五島八藩,則是在每年五月中旬到九月下旬(這是外國船到來的高峰,忠右衛門就是要趕這個風信)這段時間內派人駐守。

    不過以上這些,全都是存在於紙面上的東西,基本上全都沒有落到實處。沒見吉田松陰是聽到了長崎有警的消息,這才著急忙慌的從萩藩趕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