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多非人 作品

第577章 49.棉布洋鐵齊開路

    歷史上幕府開國之後,前後不超過二十年,日本所有的古法鍊鐵鍊鋼商人就全部破產倒閉。包括咱們知道的,在出雲國擁有兩萬五千公頃土地的大地主,制鐵名家田部長右衛門,也沒有經受住衝擊,最終完蛋。

    這裡不妨插一句題外話,在這之後,日本本身所謂的銑鐵和玉鋼,技術就徹底斷絕了,滅亡了,不存在了。

    是完全失傳,永遠滅亡!

    後面他們吹牛比,科學辦法復原出來的所謂古法鋼鐵,全都是現代貨色,和古法相比,就是松花江和松花蛋的區別。除了名字像,就沒別的是一樣。

    用這種鋼鐵弄出來的刀具,和幾百年前的刀具,事實上連形制都已經有差別了,完全就不是一路東西,全靠包裝。

    不過這所謂的古法冶煉,失傳也完全正常。此時的冶煉技術,號稱“流穴鐵”和“踏鞴(bei)制鐵”。流穴鐵就是把開採出來的鐵礦石先行打碎,然後找一條小溪,將礦石粉末拋灑進去。土石順水流走,含有鐵成分的顆粒沉底。

    撈出這些沉底的礦石粉末去冶煉,這玩意兒就叫“流穴鐵”。“踏鞴制鐵”就是裝備有大風箱的土高爐鍊鐵的意思,為啥要踏,那自然是因為需要腳踩鼓風進入爐中咯。

    整個制鐵過程,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不確定性。全靠冶煉師傅的經驗,來保證最後冶煉出來的銑鐵和玉鋼的水平。至於為什麼一爐能同時出銑鐵和玉鋼,又是另外一件事,有興趣可以去查查。

    憑這樣的冶煉技術,可不就是廉價的洋鐵一來,立刻就被洋鐵給排擠死了嘛。還好忠右衛門已經命小慄忠順在長崎建造長崎制鋼所,算是近代鋼鐵工業起步了。

    或許橫濱這邊,也可以利用便捷的水運,開始建設制鋼所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