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淵

 沒了主心骨,他們自然是無法再用那主心骨才會的各種陣法或者高速控制術。拿到相應的核心設備,他們也至多能夠借用其本身功能交換信息,至多做到屹立不倒。

 很明顯,就憑這點本事與不敢上太少人的對手對抗,他們的勝算只會更加渺茫。

 他們感受到過他們主心骨戰敗時的痛苦,然而事後卻完全不理解為什麼。現如今,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各方勢力的研發不一定互補,但確實各有特色。有把自己當實驗品,以修煉為名禍害弟子的,自然也有沒那麼激進,不至於吊著命的。

 這樣的勢力不重修煉,對於自身的實力不太重視,因此平均水平顯然不高。

 這種顯然像他們一樣偏科向研發的勢力與他們類似,都是時常在這邊的賽場墊底的存在。不過與他們的不倫不類不同,他們這輪的對手是有成果能拿到賽場上的。

 這些相對保守的勢力藉助外物保護己身,他們將理論與技術放在第一位,通過試製去質飛昇的產物打下理論基礎,打算在整體路線徹底明朗之前只將一切停留在紙面。

 不進行激進的修煉,不讓人們掙扎在不完善路線上的痛苦與折磨之中,意味著他們完全健全,將雙刃劍指向任何方向。因此,他們的技術路線顯然不會有針對性地集中到核心目標。

 這種類型的勢力顯然把握著一方的經濟命脈。儘管在這種賽事中經常墊底,但他們所在的勢力卻往往是最頂級的。

 因此雖然他們裡面的人實力都比較一般,但裝備方面顯然遙遙領先。看起來是除一人以外傾巢出動的這邊人多,但稍微過點時間還真不一定。

 這些早被當作犧牲品的人們顯然沒有提前有足夠的消息,進入賽場之後他們沒有第一時間發動進攻,而是如上一場一般四面散開,呈包圍架勢。

 他們的對手因此得到了夢寐以求的開局。大量武器藉機完成控制升空,某種程度上,他們已經扭轉了人數劣勢。